桂晓燕 大家知道,现在小宁波按揭买房买车十分普遍。一辆车动不动几十万元,一套房起码上百万元,小宁波收入有限、开销勿小,摸摸皮夹子钞票瘪塌塌,看看银行卡存款一眼眼,哪有 实力一次性付清?不向银行按揭行吗?当然,这里说的车是小汽车,如果是买一辆自行车,那就不必伤脑筋了,一个月的工资够买N辆! 大家有没有想到,今天的许多老宁波,当年还是小宁波的时候,连买一辆自行车也得“按揭”呢。比方说,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宁波的商店里,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或凤凰牌自行车,售价均为120元;而小宁波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元。想买一辆心仪的自行车,钞票不够怎么办呢?可以按照当时宁波民间约定俗成的办法,通过“来会”解决——找10个同事朋友,每人出10元钱,不就有100元了吗,发起者再添些钱,就能成为幸福的“有车族”了。以后每人每月再“投资”10元,凑足一笔100元,还给其中一人,直至10人全部轮遍。除发起者优先外,其余的人啥时候收回投资,则通过抓阄决定。 抓阄,也就是宁波人说的“撮纸头”。老宁波认为,撮纸头也属于制度设计的范畴,在许多情况下,撮纸头不失为一种最公平、最靠谱的设计,听从天意,顺其自然,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宁波老话是介讲:“纸头撮过,呒没罪过。” 关于制度设计的重要性,有一个分粥的例子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一群人天天在一起吃粥,要有人负责分粥。可是无论让谁分,用什么方法分,始终都不公平,有权分粥的人总是以权谋私,多吃多占。直到有一天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分粥的人最后吃。这样他就不用别人监督,每天千方百计把每碗粥分得不差分毫。不管哪一个人吃哪一碗,都“呒没罪过”。 另有一个选人才的例子,虽没有分粥的故事名气大,但体现出来的制度设计理念,也颇为巧妙。大意是城里要建一个大工程,当地的建筑师很多,不知选谁来干最好。如果征求他们的意见,肯定个个都说自己水平最高,工程非其莫属。这样未免难辨真假。正踌躇时,有人向决策者献了一计,召集全城的建筑师,让他们来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承接这个工程,请你挑选另外一名建筑师做你的助手,你准备选谁?”结果有一人被提名的次数遥遥领先。决策者马上欣然拍板:“嗨,工程就交给此人啦!”这个决定显然“呒没罪过”,城里的建筑师们,谁不知道同行中哪个最强?您让他选助手,他就挑“擦紫杨梅”了。 下面这个发生在上海的真实例子,也充分说明了制度设计的重要性。多年前去过上海的老宁波都知道,那时候黄浦江上没有一座桥梁,往返浦东浦西,全靠渡轮摆渡。每天清晨,大批人马纷纷涌到外滩轮渡码头,摆渡过江赶到浦东上班;一到傍晚下班时分,又纷纷从对岸摆渡回浦西。因为人多,两岸都要排队购票,排队候船,排队检票上船,既费时间又很麻烦。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吧,有一个聪明人提出:既然黄浦江上没有桥梁,摆渡去浦东的人肯定还得摆渡回浦西,因此可以在浦西外滩码头上,出售来回船票;只在外滩出发时检票,从浦东回来那就直接上船好了。一个小小的建议,犹如四两拨千斤,节省了多少乘客和码头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取得了多少社会效益!难怪新的制度一经推出,立刻博得乘客的一片赞扬。 上述这些例子,有真事,也有传说,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人性特点,精心设计制度,做到合情合理、有效有益,符合宁波老话的精神——“纸头撮过,呒没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