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之书》

    作者易 彬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期2017年7月

    叶嘉莹对于中国诗歌与中国诗人曾作以下评价:“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他们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去实践他的诗的。”中国诗人,早已习惯于将自己的人生融入诗作之中。而诗歌,便成了诗人想要表达或寻找的生命的背景,抑或是“记忆之书”。

    作者易彬便在他的书中带领读者走进“诗学主题”,去探索“诗歌”这种文学力量背后的支撑,去追寻诗人从身体中生长出来的创作之根。全书分为五辑,着重介绍并且深入解读了穆旦、彭燕郊、吴兴华、唐兴玲、北岛、昌耀、于坚等当代诗人独特的诗歌之境,以及独特的人生况味。《记忆之书》最吸引我之处,在于作者作为新诗领域的资深学者,能够找到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从一个极小的切口进入诗学的广袤天地,并且在析毫剖厘之中一步步深入,从而找到通向作家的通道,直至追溯新诗之源头,渐入诗学之佳境。譬如,作者以解读穆旦诗歌为线索,沿着穆旦的成长历程,去推敲穆旦的人生况味,并让其与鲁迅的精神世界相遇合,游走在两位文学大家的精神之间,展示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一隅或中国社会的现实一种。不仅如此,作者还能够从穆旦的诗味中探寻中国古典诗学资源传承的新局势,触摸新诗独特的语言质感。不论是从诗歌的创作之源谈起,还是从新诗的前行方向望去,都不失为一部关于“中国新诗”的匠心之作。

    读完全书,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不禁让我想到,对于沉陷于当下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而言,诗歌似乎已经成了被网络文学、碎片化信息所取代的边缘化的文学形式。如何读诗,如何通过诗意的文字读懂诗人的人生况味和心路历程?如何写诗,如何用诗味的语言去表达精神境界和人生思考?这已然成为艰难而严肃的问题。

    (推荐书友:沈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