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养懒汉并不是不帮懒汉

    胡海军

    浙江省政府近日正式发布省政府令,公布修订后的《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该办法指出,有劳动能力但拒绝劳动等四类情形,将被取消最低生活保障资格(10月8日新华社)。

    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了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使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但是,优厚的扶贫救助政策也使少数贫困户不愿脱贫,有的甚至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汉,并且乐不思蜀,完全没有了脱贫的思想动力。《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对有劳动能力但拒绝劳动者取消其最低生活保障资格,可以说是明确地提出了“不养懒汉”,积极意义显著。

    “养懒汉”背离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具有勤劳的优良传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勤劳已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基因,深深地嵌入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素养和民族精神。热爱劳动是做人、立身、安家、兴邦的根本。中华民族依靠勤劳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明,也只有依靠勤劳,才能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应该说,懒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绊脚石,为人们所不能容忍。

    “养懒汉”浪费公共资源。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对于有些因懒致贫的人来说,因为没有脱贫的动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举措,即使帮扶一座金山银山,弄不好还是会坐吃山空,重新返贫。最后浪费的还是纳税人的钱。而纳税人的一分一厘,都应该用到它该用到的地方。

    “养懒汉”损害社会公平。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而一些懒惰者,好逸恶劳,无所事事,政府还要拿钱为其盖房子,吃低保,这有点奖懒罚勤的味道。在农村,村民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多少年才能盖上一幢房子。可有的懒惰者,自己不花一分钱,却盖起了新房。这让许多村民心理不平衡。

    浙江“不养懒汉”的政策赢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但是,不养懒汉,并不意味着不帮懒汉。只要是贫困户,我们就要帮助其脱贫。因为让贫困户脱贫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对于因懒而贫的人,改变其甘于贫困的思想和懒惰成性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对这些人,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让他们树立起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应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风民俗建设,大力弘扬勤劳致富、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勤劳脱贫的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同时,以村风、民风带民志,增强贫困户自身的脱贫欲望,对个别因懒致贫的顽固户,要及时跟踪监督其生产发展情况,对思想和行为出现波动和反复者进行教育引导,坚持做到思想认识不改变,教育引导工作不罢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