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祺 宋杨 根据《中国制造2025(宁波)实施纲要》,宁波市争取到2020年,建成细分行业创新中心10家,国家级创新中心1家。宁波市政府积极引导聚集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围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优势领域,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面对“怎么建,如何运营”的问题,美国的相关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运作模式:商业化的市场运作机制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应是世界上最为领先、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成功实践。2012年3月,美国政府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在重点技术领域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重塑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导地位。现已建成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和设计等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员数约800家,集中了领先世界的尖端科技创新。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开发、转化与应用,围绕特定先进制造技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每个中心专注一个特定领域,采用集政企、行业联盟、高校院所等为一体的多层次会员制,使创新技术和技术路线等更贴近产业需求。通过项目定制和招标,促使会员密切互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商品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完整创新链条。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都是政府牵引、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支持,由联邦政府和私有部门按1∶1出资共建,政府出资一般为0.7-1.2亿美元,形成5-7年逐年递减合资计划,采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商业治理模式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以会员费、服务费、技术转化、合同研究等为主的盈利模式,5-7年后实现财务自由和独立发展。 宁波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应使其真正成为智力驱动器 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发挥制造业优势,围绕“3511”产业布局创新中心建设。宁波要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战略定位和运营模式任重而道远。 对标美国。宁波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既要着眼于战略定位和融资方式,也要在治理模式和项目运作等方面做足功课,让制造业创新中心真正成为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的智力驱动器。 治理模式。通过金融资本顶层设计和市场化商业模式,使校企、科研、基金等组织自动形成产业链整合,让融资和管理等多元高效。 技术甄别。美国创新中心会制定各自的技术转化路线图,起点是甄别领域内先进制造技术,终点是将该技术转化为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创新中心全程参与,通过招标等方式在会员企业中选择最佳方案。 评估指标。美国针对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提出四种评估指标:竞争力、技术转化水平、劳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对个别创新中心的独特任务采用特定指标,据其发展再不断创新指标。 人才先行。创新中心通过实践,明确新技术应用所需技能和人才,并反馈给教育机构,联合高校和技校进行培训计划和课程设计、设置技能认证和颁发资格证书、提供实践机会等,构建人才绿色通道。 咨询护航。创新中心与智库机构协同创新、社会化合作,根据需要采购第三方社会智力资源,最大程度发挥社会力量,避免一家之言或管窥之见。 (作者为江厦智库、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