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冻肉与扣肉

    黄志昌           

    冻肉与扣肉曾是宁波一带百姓餐桌上两道上档次的下饭(小菜),在物资欠缺的年代里,只有在春节或酒席中方能见到它们。

    冻肉,顾名思义,就是有冻有肉。因为有肉,才使肉汁凝固成冻;也因为有冻,才使得肉增色增味。在还没有冰箱的年月里,只有到了冬天,才能做成冻肉,吃到冻肉。冻肉的种类很多,人们常吃的有白鲞冻肉、笋干冻肉、油豆腐冻肉,还有不添加附加物的纯冻肉等。

    烹制冻肉,也不算麻烦,能做红烧肉者就会做冻肉。先把含有高脂的肋条肉或五花肉切成小方块状,同时把白鲞、笋干、油豆腐之类的“伴侣”在热水中浸泡至软。接着把切好的方块肉倒入油锅里煎熬翻炒,约10分钟后,再把准备好的“伴侣”放入,与肉一起混炒数分钟。然后放入酱油、黄酒、生姜、白糖、味精等佐料,并注入一定数量的热水,接着扣上锅盖,煮至熟透。最后盛进洗干净的大钵头或盘桶里冷却,次日就成了地道的冻肉了。这种冻肉,在肉脂的作用下,凝固坚实,必须用特制的长粗竹筷方能起撬破冻。

    在农村,做冻肉是家庭主妇们的事。过年前,她们就忙开了,购条肉、洗白鲞、切笋干、添油酱等。吃过夜饭,洗净铁锅,备足柴禾,就开始烹烧各类冻肉,一种一种,一盘一盘,一直要忙到深夜。正月里,客人一批批地来,冻肉一碗碗地撬。那冻肉,是“冷盆”中的佼佼者,观其状,红黑油亮;尝其味,肥美可口。只要一说起,就会使人口舌生津,尤其是羊肉冻,人人爱吃,个个称赞。有老话说:“出门不怕西北风,吃肉不怕连底冻。”等到正月过了大半,冻肉自然有点“走味”,那冻也没有以前那么结实硬朗了,主妇们就把它们从钵头里撬出来,重新“回锅”,煮烧一番,再去上桌待岗。

    冻肉是春节里待客的冷盆,扣肉则是酒席中不可缺少的热菜。若有“四扣”(扣鸡、扣鸭、扣肉、八宝饭)齐全的酒席,那可算是丰盛的了。做扣肉不是一般家庭主妇可以完成的,必须由乡村厨师进行操作。这并不是说它的技术要求高,而是在当时的农村,办酒席要请厨师,厨师做扣肉那是分内事,别人是不能插手的,当然也少不了必需的工具。先把鸡、鸭、猪肉的正身部分斩成长条状,放入专用的“蒸碗”底部,必须是带皮的,且整齐连在一起,以求美观。一碗七八块(旧时八仙桌一桌坐八人),接着放香干、栗子、芋艿、鸡鸭头脚之类的垫底货,然后放些茴香、桂皮、酱油、黄酒、味精等佐料。装好后,把所有的“蒸碗”一一放进竹编蒸笼里,再把众多的蒸笼一盘接一盘地叠加于灌满水的铁锅之上,顶层盖上蒸笼盖子,接着用硬柴烈火蒸烧。数小时后,蒸笼四周水汽蒸腾,散发出阵阵香气,说明蒸得差不多了,则停止用火,保温焖着。

    酒席进行到中途,就开始上扣鸡、扣鸭、扣肉、八宝饭,这也得讲究顺序,不能乱了,否则被人笑话。此时,帮工们把蒸笼里的“扣物”拿出来,倒扣在预先准备好的专用扣碗里,来个底朝天,这也许就是“扣肉”名堂之由来吧。

    瞧吧,样子很不错,馒头形的条肉在上,油光晶亮,热气腾腾,遮盖着底下的杂贱碎物,真是伪装高手。不过,吃来味道确实不错,油香兼得,荤素搭配,的确是“扣”人胃口,好菜一道,美味一种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