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04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越剧《洗马桥》观后

    赵淑萍

    鄞州越剧团于我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看过他们的戏曲外景电视剧《双轿错》和《琥珀泪》。时隔多年,那戏中的人情世态和幽默讽刺还让人回味。在宁波工作后,与该团有了近距离接触。近几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原创剧《沈光文》和由《琥珀泪》改编的《琥珀缘》,总的感觉,演员阵容整齐,舞美简洁、清新、大气。这次,他们又排了《红楼梦》和《洗马桥》。

    《洗马桥》说的是温州书生刘文龙,新婚三日,和妻子肖月英依依惜别,赴京赶考。高中状元后被派遣为和番使臣。书童回家报信途中坠马身亡。番邦娇公主,刁蛮野性,对刘却一见钟情,欲托付终身,但刘文龙不为所动。于是,公主拜其为师,学汉家礼仪。这一边,家乡连年遭灾,肖月英侍奉婆母,刘文龙表兄、商人宋湘多次接济。最初,月英羞于受助,后宋湘提出记账,释解了她心头的顾虑。患难中两人逐渐产生真情。光阴荏苒,倏忽就是16年。番王逼婚,刘文龙逃离,公主以宝马令牌相赠,自己替刘文龙挡箭身亡。而刘母因为久无儿子的音信,欲撮合儿媳和自己的侄子。肖月英洗马桥头生祭,生祭后欲与宋湘结为夫妇。就在此时,刘文龙返家。于是,剧中人个个纠结、尴尬。刘文龙正欲离去,宋湘拿出账本,“煌煌历史记大账,小民百姓记小账”,他对表兄说“人留账清”,并撕碎账本,趁着潮涨,背起行囊去行商。

    剧中没有一个反角。刘文龙为国尽忠且固守旧盟,娇公主倾心相爱愿付出青春和生命,肖月英坚守贫寒,但最后感念真情,不束缚于礼教。宋湘危难相助且能成人之美。谁都没错,但是,事实却是那样纠结、虐心。

    无疑,这个戏是成功的,“赚”了观众不少眼泪。这个戏是“绍百”的精品剧目。据说,“鄞越”的演员们通过反复观看录像,一招一式地学习,只是舞美曾请“绍百”来指点过。我感动于这个剧团的“折腾”,一会儿老戏新编,一会儿向姐妹剧团学习。观摩对于演员来说,很有必要。老一辈艺术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在台后、台下“偷戏”的经历。现在,可以进剧院看戏,也可以在网上搜寻视频或播放碟片,但是,条件越来越好,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却很难出来,皆因人心浮躁,不肯下苦功夫。这次,“鄞越”向“绍百”学习,值得提倡。“绍百”梅花扎堆、新秀辈出,“鄞越”向他们学习,既省了不少成本,也使演员能够在模仿、对照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其实,观摩,不仅仅局限于本剧种,还可跨界甚至反串。今年3月,宁波逸夫剧院“戏曲舞台艺术沙龙”专场演出,提供了一个多剧种交流的平台。后来就有本地演员跨剧种拜师,专门学婺剧身段的。在戏曲繁荣的上海,沪剧、淮剧、越剧甚至一些滑稽戏的演员经常同台表演,混搭、反串,无形中相互汲取、提高。

    尽管效果不错,但仍有必要作深层次的思考。“鄞越”几位演员的资质很好,唱腔、身段都不错,关键还在于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物的解读。16年,从倜傥风流、顾盼生姿的少年到两鬓微霜的中年,这个跨度演员们把握得比较好。刘婕一向演的是英俊小生,这次,刘文龙在异域的风霜中日见沧桑,回乡知道真相后的那种悲怆、惘然,刘婕可谓形神兼得。郑燕扮的肖月英,在表现内心情感的挣扎时很有张力。还有“90后”胡羽蒙,她扮演娇公主,从最初的野蛮娇俏到受教化后的端庄内敛,表演可圈可点。陈尔扮宋湘,戏份不多,但凭唱腔就让观众记住了她。但是,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刘文龙一介书生,有傲骨,夺魁后也自是意气风发,但举手投足间那种将士般的豪迈气是不适合的。而宋湘,一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少了些市井气,还是多了儒雅气。

    再来反思一下剧本,总觉得是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在讲述一个传统故事,呈现的是一种现代的婚恋观。观后百度了一下,原来是南戏新编。南戏原为《刘文龙菱花镜》(又名《刘必希金钗记》)。原剧,又是一个王宝钏与薛平贵的翻版。肖月英恪守妇德,矢志不渝,生祭后欲投江自尽,此时,正好刘文龙赶到,夫妻团圆。一些传统剧目,如《红鬃烈马》《狮吼记》《马寡妇开店》等,都尝试过以新的视角将原剧的有关情节或结局进行改写,有标新立异处,也有不合情理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窃以为,只要大部分观众无违和感,倒未尝不可。

    最后,还是要说,剧团要有新气象,还得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演传统剧目,多观摩、学习,另一方面,还是得打造原创剧。一方面,练好功,一方面,追求提升。但愿“鄞越”越走越好。

    (本栏目欢迎赐稿。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