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航运中心检验检疫窗口。(俞永均 摄) |
董平 王瑜 宁波是一座“向海而生,倚港而兴”的城市。港口是宁波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宁波舟山港已实现一体化并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集装箱量位居世界第四,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腹地市场不断拓展,应该说建设“国际港口名城”的硬件已基本具备。但是宁波在生态环境建设,国际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生态城市排行榜》中,宁波的排名在150名之外,与宁波“国际港口名城”的定位不相匹配。 借鉴全球知名港口城市,如纽约、新加坡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宁波在“国际港口名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内外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使港口成为世界性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还要进一步发展港口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加快信息化建设,通过“单一窗口”建设加速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使宁波成为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先行城市。 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采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瑞典、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分别创建了不同模式的“单一窗口”,都取得巨大的成绩。实践证明,实施“单一窗口”,能减少国际贸易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负担,大幅减少数据差错,提高数据准确性和通用性,大幅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提高贸易便利化,提升国际竞争力。如新加坡通过“单一窗口”,企业节省费用40%至60%,仅单证费每年就节省十亿美元;政府机构省下费用50%,其中海关报关大厅从134名工作人员减少到仅有1名工作人员值班。 宁波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起步早,但发展缓慢。如何突破短板,加快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联合国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战略的核心措施,我国是第16个“贸易便利化协定”接受国。要建设宁波国际港口名城,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支点,必然需要建立起政府、企业多方认可、共赢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再造宁波开放新优势,实现“效率最高、手续最简、成本最低、竞争最强”的目标。建议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扶持力度。“单一窗口”建设是多年期、渐进式项目。政府需要做好宁波“单一窗口”的规划设计,形成“单一窗口”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推进时间表,定时定责,推动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需要设立“单一窗口”专项资金,推进口岸无纸化和智能监管建设,提升“单一窗口”信息化发展水平,提高对各种数据资源的管控、配置能力。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辐射省内外的物流信息网,实现物流的全过程智能监管和信息的可视化。 发挥港口优势,推动“单一窗口”与“智慧港口”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宁波港口资源,发挥原宁波港EDI中心的信息优势,实现“单一窗口”与“智慧港口”作业、物流等信息的互换,做到信息流、物流的无缝衔接,把“单一窗口”打造成为真正的对外贸易“一站式”服务平台,使口岸更加集约、高效、便捷,真正成为世界强港。 推进标准引领,加大部门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标准化是“单一窗口”的基础,如果国际贸易单证的数据和格式不统一、不一致,就会造成国际贸易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宁波在建设“单一窗口”时应采用国际标准,建立基于国际标准的文件和数据格式,进一步减少申报数据项,简化贸易单证,优化业务流程。另外,各垂直管理的口岸部门,应积极向上级单位争取数据开放和共享的权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岸执法单位间的“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目前通过宁波检验检疫部门的努力,国家质检总局已于去年6月批复同意向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放检验检疫数据通道,至此,宁波“单一窗口”具备了出入境货物报检、出入境船舶申报、跨境电商商品申报、原产地证申领等功能,宁波“单一窗口”的功能目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抓住试点机会,坚持服务集成的“单一窗口”的宁波模式。今年7月7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在京召开“单一窗口”扩大试点会,研究决定进一步扩大标准版试点范围,包括扩大试点业务范围,扩大试点地区,扩大试点企业范围,扩大试点业务量。宁波是国家口岸办试点“单一窗口”的试点城市,应该要抓住试点的机会,坚持采取服务集成方式,通过数据通道传输给标准版,确保数据落户本地,为企业提供更好地延伸服务,打造宁波特色的“单一窗口”。 (作者分别为宁波检验检疫局国际航运中心办事处副主任、通关处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