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张土良)“学校怎么连个垃圾桶都没有?”前两天,因妈妈临时有事,东钱湖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张伊诺由爸爸送去学校。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爸爸发现,女儿随手捡起校门口的废纸,一直捏在手上。 “校园的垃圾桶都去哪了?”这是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家长们最大的困惑。东钱湖中心小学占地面积近70亩,建筑面积32776平方米,无论塑胶跑道、绿茵草坪,还是校园小道、教学楼走廊,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却很干净,见不到一丝杂物。昨天,校长童军说,一开始家长们确实都很吃惊,无法理解这种做法,后来发现孩子们的变化很大。三年级学生史智晨的家长说,孩子在家里开始监督家长做好垃圾分类,全家还去田螺山志愿捡垃圾。 3年前,东钱湖中心小学新校园尚在建时,学校就决定在校园公共区域不设垃圾桶,每间办公室和教室各配置一个分类垃圾桶。“没想到效果很好!3年来,学生们不仅养成了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而且还都学会了垃圾分类。”童军说。 公共区域没垃圾桶,是不是全都扔到教室的垃圾桶去了?记者随机走进几间教室查看垃圾桶,发现只有一些废纸和塑料包装“泾渭分明”地躺在分类垃圾桶里。六年级班主任邵波说,学生们中午用完餐会在食堂吃水果,教室的分类垃圾桶里基本上不会出现果皮,即使有,学生们也会自己分类处理。 “刚来的时候不习惯,但马上就适应了。”六年级学生毕炜涛说,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跟同学们开始注意“少制造垃圾”,也懂得要将垃圾分类放置。 “废纸是可回收垃圾,废电池是有害垃圾……”毕炜涛一边熟练地将各种垃圾分类放置,一边告诉记者这都是他从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学来的。该校每班开设垃圾分类班队课,并举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活动。节假日,老师们还会布置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实践作业。“学生不仅是校园环保的小使者,更是生活环保的宣传者和倡导者。”副校长钱健敏说,该校还是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