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稻飘香。 |
|
收割现场。(记者 余建文 摄) |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金秋时节,余姚陆埠镇郭姆村的鼎绿生态农庄内,黄灿灿的稻田被绽放的菊花所包围,洋溢着别样的田园风情。上周,农庄晚稻开镰收割,工人排干田里的水,捕捉养肥的泥鳅、甲鱼,收获辛劳一季的硕果。 “今年气候好,晚稻长势不错,估计亩产能达450公斤”,丰收在望,农庄负责人李建立颇为欣喜。作为全市首个稻渔共育和农田生态修复项目基地,7年来,鼎绿农庄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农创之路。 “搞农业,我是半路出家,一开始就想种点有机农产品,好送送人”,李建立笑着说。他是余姚一家汽配制造公司的负责人,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小李,你乡下有地,不如弄些没污染的绿色食品来招待我们吧”,几年前朋友们的一句玩笑话,把他一只脚“拉”进了农业,一发不可收。 2010年,他流转100亩地,建起农庄种稻,在稻田里养白鲢、甲鱼。到2012年,农庄又承包400亩地,并请来农技专家做指导,潜心钻研“稻渔共育”生态链。 鼎绿农庄的稻田,与别处完全不一样。稻田四周栽植了很多菊花、香茅草以及芝麻,这是用植物藩篱来驱虫。田里采用大垄双行种植,稻子种得特别稀疏,垄与垄之间留有1米来宽的空隙,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此外,还采用了性诱灭虫技术,并放养青蛙专门对付稻飞虱。在稻田里面,挖有宽阔的水沟,里面放养的甲鱼、泥鳅,也有助消灭虫害。四周堤塘上种了成片的杂草,做“草窝”引虫。田间安装的一盏盏杀虫灯,杀死的虫子用来喂养甲鱼。如此,形成一套完整的“稻渔共育”生态链。而稻田上面,用密密麻麻的丝线组成网罩,防止鹭鸟、猛禽偷食甲鱼、泥鳅。整个农庄里织成一张近40个足球场大小的丝网。 李建立说,几年来,农场的稻田就没打过一次农药,所用的肥料全部是有机肥。秋收时,这一道道自然防线“庇护”下种出的稻米,带着一股自然的清香味,“就是我小时候吃的稻米味道,纯纯的米香,完全有机长成”。2015年年底,农场培育的稻米在当年度长三角地域稻田(海产)养殖技巧交换研究会暨优质农(水)产物评选与展现会上,荣获优质年夜米评选最佳口感“金渔米”奖。 现在农庄新注册了“甲谷缘”商标,致力推广“稻渔共育”理念。“农庄产出的优质米是论瓶卖的,在上海卖40元一公斤,依然被抢购一空”,李建立自豪地说。但另一方面,生态稻米产量很有限,只够满足自用,极少拿到市场去卖。而农庄的甲鱼由于不喂饲料,完全靠自然觅食,投放的小甲鱼很多活活饿死,长到商品鳖的成活率不到50%。因此,7年来,农场上市供应的产品总量很少,累计销售额才1000多万元,远不及多年来的巨额投入。 李建立说,搞生态农业,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艰辛的付出。尤其是2013年“菲特”台风的袭击,不仅让即将到手的收获毁于一旦,农庄所有的基础设施被毁,损失900余万元。一次次的挫折,愈发坚定了李建立的信心,从头再来,用工厂的利润来补贴农庄的建设。今年农庄投入100多万元建成沼液池和滴灌系统,实现用电脑控制精准施肥,还顺带解决了周边养猪场的粪便出路问题。 数年摸爬滚打,李建立对搞好农业有了更深的体会,“不光要投钱,还要倾注情感。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来,终究会有收获”。在他的心里,追求高品质农产品已扎下了根。为了突破土地“瓶颈”,李建立正着手描绘新的发展规划图,准备将已经成熟的“稻渔共育”模式向丽水等域外地区复制、推广,建立多个基地,统一种植标准,提高产出推向市场,打响生态稻品牌。“陆埠位于余姚的中心,交通网络便捷,我打算新建冷库,打造一个绿色‘中央厨房’,把临山的蔬菜、河姆渡的茭白、四明山区的山货等所有原料直接从地头采购,分类包装后快速销往城市消费市场,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上市民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