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低”之处见精神

    刘文治

    余姚市阳明街道富巷小区,年逾古稀的柳仁良老人既好读书,又爱做善事。他住的老房子只有60多平方米,摆设十分简陋,卧室里却堆满了各种图书4000多册。8年来,他每年拿出近一半退休金,用于援建学校图书馆,还和贫困学生结对,累计捐书和助学金额超过20万元。对此,老人说:“生活上应向‘低处’看齐,求知、工作上要向‘高处’看齐。”(11月16日《余姚日报》)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追求,有人追求金钱、名望、权力,有人追求知识、学问、技能。柳仁良老人显然属于后者。与他人的花园别墅相比,老人在物质生活上的确处在“低处”,但在精神生活上,老人显然自觉丰富多彩,处在人生的“高处”。

    向“低处”看齐,是一种人生态度。物质生活上以低标准要求自己,则少一分烦恼、少一分伤心、少一分失意、少一分遗憾,人生路就会洒满阳光。俗话说:“万贯家财,日食一升;高楼大厦,夜眠八尺。”如果人的一辈子追求的只是那点物质需求,那么人作为“高级动物”的意义又如何体现呢?

    向“高处”看齐,则是一种精神境界。精神生活上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则多一分进取、多一分满足、多一分愉悦、多一分收获,就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一个人对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永无止境。可以说,一个人精神的高度决定其人生的高度。

    平平淡淡地生活、轰轰烈烈地进取。“生活向‘低处’看齐、求知向‘高处’看齐”,这句话对每个人都不无裨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