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风雨雨话蓑衣

田埂上穿蓑衣的老农们,摄于丽水。
新制蓑衣的交易,2012年在重庆农村集市上见过。

(桑金伟 摄)

    桑金伟

    斗笠、蓑衣、草鞋是旧时农民劳动保护的“三件宝”,因此,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穿草鞋,也就成了老农民的传统装束。

    不知蓑衣起于何时,只知道《诗经》中已有了蓑衣的“蓑”字,如《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蓑”就是蓑衣草,又称山草、龙须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丛生茎细长,能长到1米左右,呈淡绿色。它不生节、纤维长、拉力好,是制造胶版印纸、钞票印纸的优质原料,也是打绳索的好材料,又可用作软体家具的填充物。

    其实,现今的我们恐怕未曾见过真正的蓑衣,如果按照字面定义,最初的蓑衣是用蓑衣草编织的如外套一样的雨具,后来人们发现了棕榈树上棕毛的功用,就把蓑草替换了,但旧名未改。其实后来的蓑衣应当叫“棕衣”,然而我们有“棕绳”“棕绷”“棕帚”“棕刷”“棕丝”“棕帽”等名称,不曾有“棕衣”之称,可见约定俗成不碍事。

    据说用蓑草做成的蓑衣要比用棕毛做成的蓑衣暖和,但我想,棕毛的耐用性、轻便性和防雨功能,肯定要比蓑草好,否则古人不会做出这样的取舍。两者颜色相差也很大,蓑草呈绿色,棕毛呈棕色。儿时读古诗常常对“绿蓑青笠”感到纳闷,现在终于理解了。蓑衣一般由上衣与下裙两部分组成,其顶上没有帽兜,与斗笠配合使用,方能更好地遮雨,故有“笠冠蓑袂”之词。

    我想,过去的百工中应有蓑衣工。10年前在奉化农村,我还拍到过蓑衣工操作的照片,但是至今没找到关于蓑衣工的文字记载。1941年有个叫齐如山的人出了本《北京三百六十行》的书,记录了北平一带的733种行业,可谓大全。2015年中华书局重印此书,我买来细细查阅,未见对蓑衣工的记载,也许蓑衣在北方比较少见。1997年上海画报出版社也出过《三百六十行大观》,描绘了上海一带的种种行当,然蓑衣工亦未曾提及。

    据说做一件普通的蓑衣要花3天时间。5年前,在重庆农村的集市上,我曾见一农民手持两三张百元大钞选购蓑衣,而那件新制蓑衣的做工已远不及老蓑衣了。

    不远的过去,农夫、渔民穿戴蓑衣非常普遍,尤其在江南地区很常见,云贵川粵桂也不少,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亦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塑料雨衣的普及,穿蓑衣者锐减,时至今日,在农村也不过偶尔得见。

    蓑衣是极具文化意味的老物。诸如“雨蓑风笠”“雨笠烟蓑”“寒蓑”“渔蓑”“雪蓑”“蓑翁”“耕蓑”“牛蓑”等词,借指的虽是农人、渔夫,泛指的却是广大劳动人民。

    这种文化意味不会衰竭,因为它太富有诗情画意了。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我从小喜欢的句子。“孤舟”上一个“蓑笠翁”,在白雪皑皑的江面上不畏严寒孤独地垂钓。每读此句,一幅画轴便在我脑海里升起。还有吕岩的《牧童》诗:“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悠然自得之状跃然纸上。而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则把秀丽的水乡风光、富有情趣的渔家生活、鲜活的渔翁形象,描述得令人向往。

    我不禁喟叹,唐人怎么把方块字玩弄得如此极致!

    而苏轼的《定风波》,更有深一层的意味。现全录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通过野外偶遇风雨这一桩生活小事,袒露自己的情怀。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旷达超脱的胸襟,它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 

    现今,蓑衣难觅,但它的大名早已留在经典文籍里而不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