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 对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俞 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十九大报告中,涉及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的阐述可谓浓墨重彩,不仅列举了重点施策的民生领域,也提出了精准发力的具体内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九大报告将“幼”“弱”两个群体纳入其中,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要求。这一具体而突出的变化,无疑将民生建设的内容扩充、领域拓宽,以确保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短板”。可以这样说,十九大报告中增加“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这八个字,对提高保障、改善民生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彰显改善民生新实绩。在发展中解决民生诉求、补齐民生短板,既要尽力而为,又该量力而行,需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各项民生指标逆势上扬,大家对民生改善的显著进步更是有目共睹。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增长59%和97%,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用于社会救助的财政资金从1800亿余元增加到2500亿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下降5.7个百分点;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13亿人参加医疗保险;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19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教育投入正迈向4万亿元大关,90%以上学校接入互联网……数据有些枯燥,但表明的是改革成果惠及百姓、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事实。正是这些年在民生建设上的坚实步伐和非凡成就,才为解决“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民生诉求打下了扎实基础。

    拓展改善民生新内涵。“幼有所育”饱含着对少年儿童的倾心爱护,“弱有所扶”则体现了对困难群众的真情关怀。从“幼有所育”到“弱有所扶”,民生建设将基本覆盖每个人生命全周期的重要方面,内容不断完善,范围不断延伸,短板不断补齐,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显然,未来亿万儿童、万千家庭都将从中获益,逐步走出入园难、入园贵的困境,在幼儿阶段也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包括8500万残疾人在内的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将率先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帮扶,获取政策优惠的更大红包。也只有当孩子不觉无依、弱者不再无助时,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才能看得见、摸得着、有盼头,真正实现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开启改善民生新征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看似小事,却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多年来,尽管通过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我们在确保民生福祉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要落实“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做好民生改善这篇大文章,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例如,我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0到6岁儿童,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幼儿数量将应声而增。要真正实现“幼有所育”的目标,并非简单地完成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这些指标即算大功告成,还需从源头上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等热点难点问题,满足广大家长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热切需求,而这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构互联互通机制,“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抓在点子上,落到关键处,做到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确保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实现更加幸福的民生图景。

    民生改善是项长期工程,没有休止符,更无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七个“有所”这样的凝练表述,道出了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们坚信,有了新的发展理念,我国的民生建设将取得更大成效,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将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