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隐在搪瓷里的往事

家里多年不用的搪瓷制品

    戴骏华 文/摄        

    在家收拾老物件,翻箱倒柜找出了几件多年不用的搪瓷制品。手捧这些老物件,恍如从历史的幽深之处,打开一段被尘封的记忆,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搪瓷,这种将无机玻璃质通过熔融牢固凝结于基体金属之上的复合材料,其实大有来历,与大名鼎鼎的珐琅系出同源。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这项工艺,由此制作了黄金面具。随后开启了搪瓷工艺漫长的世界之旅,大约在隋唐时期由阿拉伯人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工匠不断改进制作技艺,明朝景泰年间,铜胎掐丝珐琅工艺水平成熟,因以蓝色的珐琅釉为主,故得名“景泰蓝”。很长一段时间内,搪瓷以金银铜为基底,其成品为贵族所垄断。直到19世纪,欧洲首先研制出铸铁搪瓷,后又探索钢板等金属材料在搪瓷领域的运用,加快了搪瓷由工艺品向日用品迈进的脚步。

    宁波自“五口通商”开埠之后,舶来品接连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就包括工业搪瓷用品。近代通俗小说《海上大观园》第八回中有段叙述:“中国向用木桶、瓷盆或铜盆,现在无人不用外涂磁粉的洋铅盆。”当时国人对搪瓷制品的称呼,同其他舶来品一样,都以“洋”为前缀,总称洋瓷,再按种类细分为洋铁碗、洋铅盆等。直到百年前,我国开始使用这个从日语转换而来却极具象化描述的名词——“搪瓷”。那时候,许多市民将祖辈用惯的铜壶、锡罐等老物件束之高阁,改用搪瓷碗、铅皮桶等新兴日用品,这可让心灵手巧的传统匠人遭遇前所未有的行业寒冬。有一首民谣经《图画日报》刊载,曾在苏浙地区盛传:“可怜锡匠担,近来难吃饭,不是锡作艺不精,只因锡器东西逐渐减,锡器不用用浇磁,亦一中国大漏卮,安得急筹抵制法,莫教此业不能支。”

    清光绪四年(1878年),奥匈帝国始将日用搪瓷品输入中国。1914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向中国倾销低档搪瓷制品。1916年,英国人在上海闸北设厂制造搪瓷品,希望与日货抗衡。次年,中国人独立创办的首家搪瓷厂——中华美术珐琅厂也在闸北创立。1920年7月5日,中华珐琅研究会成立。5年后,我国正式形成搪瓷工业体系,这对民族搪瓷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搪瓷产业集中于上海。20世纪50年代之后,许多地区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发展搪瓷日用品工业。1962年4月,宁波搪瓷厂成立,近水楼台先得月,该厂生产的雪花牌搪瓷品成为宁波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居器具。

    “洋铁饭碗莫敲破,敲破要烂洞眼哦”。搪瓷制品虽然给人“易脱皮”的印象,但因其轻便、实用、价廉、美观等特点,曾受到千家万户的喜爱。当年,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间,即使物质匮乏,新婚家庭选购的脸盆、口杯、茶盘、痰盂等器具,大多挑选印有双喜文字及“芙蓉鸳鸯”“富贵牡丹”“花好月圆”等喜庆图案的搪瓷品。

    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里,先进工作者总能获得特殊的奖品:通体洁白、中心印有醒目的“奖”字的搪瓷脸盆或口杯。曾有前辈感慨:“用搪口杯盛白开水,喝起来有一种独特的、淡淡的甜味。”在他的眼中,这个搪瓷口杯承载了坚韧的生活记忆,其中的荣耀与曲折值得怀念。

    之后,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搪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如今一些善于借“情怀”营销的商家又推出具有怀旧性质的搪瓷品,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致青春”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字,备受人们追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