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卫所”遗迹知多少

北仑郭巨所总台山烽火台的石屋
镇海定海卫安远炮台遗址
修葺后的慈溪三山所北门城楼
象山爵溪所城街心戏台和十字东街

    桑金伟 文/摄        

    断断续续好些年,我才走遍了宁波现境内的卫与所。

    所谓“宁波现境内的卫与所”,就是现今宁波市所辖地域中,建于明代的4个卫和9个所。这13个卫和所,是出于海防抗倭急需而设置的,不包括府城或县城设置的如“宁波卫”“余姚卫”等,也不包括一个卫城内分设的所,如昌国卫内的“左所”“右所”等。13个卫、所,由南至北依次为:昌国卫、石浦前后2所、爵溪所、钱仓所,定海卫(即镇海)、大嵩所、郭巨所、穿山后所,观海卫、龙山所,临山卫、三山所。因石浦前后2所同为一地,故合成1个写。

    昌国卫,在象山县原昌国镇内,现昌国镇已并入石浦镇。昌国之名来头不小,据宝庆《四明志》载:其地东控日本,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北接登莱,实海中巨障,足以昌壮国势,故名昌国。昌国卫沿革复杂,北宋时置昌国县,治所在今舟山定海区;元时升县为州,名昌国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仍降为县,以后又撤昌国县;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昌国(今定海区)置千户所;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所为卫,称昌国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昌国卫迁至现在的象山石浦东门岛;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因东门岛悬海、供给不便,遂移至现今的石浦昌国。清顺治三年(1646年)废昌国卫,置昌石营,后改为都司署;道光年间移至石浦城内;后来昌国称为镇。

    象山昌国卫外统石浦前后2所、爵溪所、钱仓所,指挥权的级别很高。历史上的昌国古城已不复存在,但略有遗迹可觅。西门街、卫前街、昌前街、北大街、左所庙、右所庙,这些地名和门牌刻录了昌国卫城昔日的鼎盛。

    石浦前后2所,就在当今繁华的石浦老城区。据说这里唐朝时已初成村落,它处于海潮进退之地,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因两岸均为岩石,故名“石浦”。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石浦巡检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设石浦前、石浦后2个千户所;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民毁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所城,设官防守。

    石浦前后2所目前只剩残墙,老城街市经修葺后,古风犹存。

    爵溪所离象山县城丹城很近,是拱卫丹城的前沿重镇。爵溪原称雀溪,据称爵溪所城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由千户王恭所筑。它东南负海,西北依山,地形十分有利。

    爵溪老城自清代起几经重修,据说1949年前后,所城保存还很完整。现在,爵溪古城格局犹存且人气兴旺,应属难得。古城主街呈十字形,在十字街口有一戏亭,俗称“街心戏亭”。因爵溪所城呈船形,故有“沙船城”之称。南门是船头,街心戏亭是桅杆,因此又称其为“桅亭”。昔日每逢渔汛,外地渔船、商贾云集,摊贩、戏班、杂耍亦应时而至,十分闹猛。街心戏亭目前已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钱仓所在今象山县涂茨镇钱仓村。“钱仓”之称最早见于宋宝庆《四明志》;宋景德间置仙乡钱仓保。据传,在此之前这里已设有钱粮仓库,简称为钱仓。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钱仓千户所,三面环山。几年前,尚存沿山低矮的城墙,现在已所剩无几,仅找到一段残垣。但这里有座城隍庙,足以证明此处原是一座城。

    定海卫,在今宁波市镇海区城关。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定海千户所,二十年(1387年)升为定海卫。它管辖大嵩所、郭巨所、穿山后所,以及如今不在宁波境内的其他2所。

    定海卫城墙又高又厚,共有6座城门,门外有瓮城,沿城墙建有敌楼10座。后在卫城东北的招宝山上筑威远城与卫城融为一体,共扼甬江海口。卫城之外的港口筑有靖海营堡,与卫城成掎角之势。因此定海卫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之称。600多年来,定海卫历经抗倭、抗英、抗法等战争,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大嵩所位于今鄞州区瞻岐镇大嵩的东城村、西城村。这里元时置巡检司,明时汤和将军升其为千户所并筑城。大嵩所城墙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以不规则的粗石垒造;东、西、北各开双道拱券城门,并有转角瓮城;南门以山为堡,设烽堠;城墙四周有护城河。

    明洪武年间倭患频发,朝廷实行海禁,据说把舟山46个岛的渔民迁至鄞县,其中有很多被安置在大嵩江沿岸。大嵩所城形成后,人们大多选择在城内落户,所城日益繁盛。清代大嵩所城已形成“十庙九庵七十二井”的格局,作为象征和标志的城隍庙位居所城中心,后迁到凤凰山脚下。与其他城隍庙不同的是,此庙里塑有“大嵩十八指挥官”,他们是功勋卓著的抗倭名将。

    郭巨所在今北仑区郭巨街道。郭巨过去称廓衢,据传该地名始于北宋,南宋建炎年间设有廓衢驿站。2003年郭巨镇合入白峰镇;2016年撤销白峰镇建制,设白峰街道和郭巨街道。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令汤和拓建定海卫。汤和带领部下来到廓衢,花了9年时间构筑了千户所城。郭巨所城原设有四门:东门设有排水渠,故称“水门”;南门临海,祈海波不惊,故叫“微波门”;西门是进出城的要道,故名“安吉门”;北门面山,愿四季青秀,故曰“崇秀门”。

    当然,如今这四城门已难觅,但总台山山顶的烽火台却依然屹立。明朝中叶以来,抗倭、抗英、抗法等反侵略战争的狼烟就从这里燃起。烽火台石屋与舟山的朱家尖隔海对峙,下辖高山、土泽、观山、梅山等烽火台。1997年,郭巨总台山烽火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穿山后所位于今北仑区柴桥街道穿山村。王安石知鄞,在此凿山建穿山碶,村由碶得名。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安陆侯吴杰奉汤和之命督筑穿山所城,筑成后调定海卫后千户所官军守御,故名“后所城”。

    最早的后所城建造在睡龙宫山上,跨山而建,不便防守,清时将原城迁移到睡龙宫山南麓平地。改建后的所城比原来小,但仍设四个城门,分别为镇东门、阜财门、永昌门和安澜门,一直保留到近代。1958年后,仅存南门南侧一段200多米的城墙。可惜仅剩的城墙,到20世纪80年代也消失了。

    观海卫,在今慈溪市观海卫镇。宋时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元至正元年,余姚州判叶恒开始修建海塘,此后才渐成村落。明初海患频繁,洪武十九年(1386年),汤和到沿海筹建军事要隘,在浪港山下筑城凿池,屯兵设卫。因“城成而海水当其前”和“海之大观在卫也”,故名“观海卫”。观海卫下设龙山所,也代管过三山所。

    观海卫卫城坐落在原观城镇驻地内,2001年9月观城、师桥、鸣鹤三镇合并成现在的观海卫镇。观海卫城内建有36街和72弄,按八卦原理,构成用兵的阵图。据传戚继光到观海卫时,对这里的街弄布阵十分赞赏,并据此创造了著名的阵法“鸳鸯阵”。

    今城内仍保留着一种口头语言,城外人无法听懂,故有“暗话”之称,卫里人称其为“燕话”,因此观海卫成了“语言飞地”。起因是,明初建卫后调入福建福宁卫军永驻观海卫、世袭当兵,闽方言便“飞”入其中。

    龙山所在今慈溪市龙山镇龙山所村。龙山所村,明清时属定海(镇海)县灵绪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龙山所因附近的伏龙山得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以龙头场石塘团(盐场)之址筑城凿池、兴建北门。永乐十六年(1418年),都指挥谷祥将城增高,再建东南西三门,上冠以楼,外罗月城,城外有护城河相围。所城东是石塘山,南为达蓬山,西靠伏龙山,北面是东海。这里因有戚继光指挥的“龙山大捷”而彪炳史册,可惜岁月流逝,遗迹渐失。

    临山卫,在今余姚市临山镇。临山又名麟山、庙山,历史悠久。《余姚县志》中载:临山卫城在东山都之庙山,曰临山者,依山临海,因以名卫。这里很早就设置了庙山巡检司。洪武十七年(1384年),汤和巡视浙东,筹建卫所,见庙山一带地势险要,又为余姚、上虞两县北部海口要冲,遂于三年后开始筑城建卫。临山卫下辖三山、沥海2所,曾属绍兴府。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从胜山港登陆,一路掠三山,陷临山,后被宁绍参将俞大猷击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宁绍参将戚继光带兵进驻临山卫,先后加固修筑了城墙及四城门,还添置了烽火台、炮台、古井等设施。临山至今保存着戚少保祠堂,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三山所在今慈溪市城区浒山街道。那时的浒山属余姚县,光绪《余姚县志》载:“三山所在梅川一都之浒山,俗呼浒山城,东应观海,西接临山。”因附近有浒山、乌山、眉山三足鼎立,故称三山所,习称浒山所 。

    三山所城同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由汤和亲勘选址于虎屿山南麓,千户刘巧住监筑。明永乐年间增筑,有陆门、水门、月楼、角楼、吊桥、敌楼、壕沟、环城河等,所城北面置校场。三山所辖历山、眉山、蔡山、吴山、担山等7处烽堠,南距余姚县城仅10多公里,故有“浒山安则余姚安”的说法。

    留存至今的三山所遗迹不多,所幸的是北门城楼尚完整,经过修整,现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杭州湾南岸的原“三所两卫”5个古城20多个城门楼中唯一尚存的,可谓弥足珍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