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吹打”社团在参加比赛。 (项一嵚 陈洁男 摄) |
本报记者 项一嵚 通讯员 陈洁男 “奉化吹打”是对奉化地区吹打乐的统称,被列为浙江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奉化区在萧王庙小学设立该项目传承基地,这段“老少音乐之缘”已持续了10年。汪裕章带来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不仅有他每周的教学计划,还仔细记录着10年来每位小徒弟的姓名。 兴于明中叶的“奉化吹打”带有浓重的“草根色彩”,常出现在庙会、节庆、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但在这群孩子眼里,这门民间艺术并不“土气过时”;相反,还挺好玩。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被分为5个小班,分别练习锣鼓、唢呐、笛子、琵琶和二胡,平时还有学校里的音乐老师悉心指导。小队员竺可怡说,琵琶是可以考级的,手疼也要坚持练。小队员张婧玉十分珍惜每次上台表演的机会,三年来,她因此锻炼了胆量,父母对她的这项爱好也很支持。 在“奉化吹打”队中,担任主角的乐器是十三面锣与五合鼓,决定着整支乐曲的风貌和走向。面试时,六年级男生杨一鸣因节奏感强被汪裕章选为鼓手。这个在家时就常忍不住敲敲打打的小男孩,一下子就爱上了五合鼓。和鼓槌为伴已有三年,他双手的食指上磨起了茧子。“好奇劲一过去,剩下的就是不断重复的练习。我一直给自己鼓劲,不要半途而废啊!”这天,一老一少还来了段即兴演出:汪裕章在十三面锣上来回敲出音高和分贝不同的音阶,动作快得令人难以看清;杨一鸣时而埋头在五合鼓上应和,时而抬手等待。两人还不时相视微笑,看得出默契至极。 如何让源于市井的“奉化吹打”“登堂入室”,在当代传承发展?结合地域特色,在区文化馆作曲家的协助下,汪裕章和孩子们排练出了新曲《欢乐的桃花节》。今年9月,这支队伍登上了浙江电视台《流动大舞台》节目。同时,汪裕章抓住各种机会扩大“奉化吹打”的影响力,他在指导小学生的同时,还为奉化高级中学的舞龙队进行伴奏指导,并积极参加各处的演出。他家还珍藏着不少图文资料,在有生之年把“奉化吹打”的档案整理好,也是他的一大心愿。 不过,他很清醒,在文化娱乐资源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奉化吹打”不可能完全恢复过去的热闹劲。孩子们对这门民间艺术的热情令他感动,但升入初中后就没有了练习吹打的环境,再加上课业繁重,往往难以继续坚持。“我上了年纪,近几年耳朵越来越不中用了。”他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