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赤斌 张炜的《中年的阅读》是一本厚重的书,共分五辑,我啃得很慢,读了很长时间。这也是一本真实的书,比他的小说更贴近现实生存,也更有灼痛感。 《中年的阅读》里有很多真知灼见。人到中年,阅读会有所选择,或真实记载,或绝妙虚构,余者皆被搁置,“中年人更愿意看真实事件和场景的记录”。 第一辑中《文学的自我提醒》是篇演讲稿,是张炜在中国海洋大学所做的演讲,其中提到了很多内容。文学首先在语言上要有独特性,基本要求是“简洁、凝练、朴素”,要去掉多余的修饰部分,因为“动词和名词才是语言的骨头”。在文字的韵律方面,语言要有音乐感,文字要朗朗上口。“好的作家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才会写得优美。”怎样进入文学写作呢?要进入自己的内心,经过独特的加工,再次输出时,才是文学。张炜认为,写作的对象首先是自己,为自己而写作,为自己的同类、为心目中的理想读者而写。“我笔写我心,为自己写作是一个很高的境界。”生活处在变化中,遇到感动心灵的事物,就会有写作的冲动。要写得好,就要更加深入地走近自己的灵魂内部。关于艺术分析,作者说,“首先是读懂它,有意会、有悟想、有感动,能够被诗意所笼罩——而后才可能进入艺术分析。” 在《从创作到批评》一文中,张炜提出,画家可以重复,但作家不行,否则会被指责为抄袭自己。他对坚持写短篇小说的作家评价很高,认为“这样的作家创作力更强,因为其心力从未涣散。”永远有新鲜感、有创作的激情,是短篇小说家的好状态。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以长短来区别,开始文学道路时,可以先写诗和散文,写精致的短篇。而文学批评应该建立在平常而正确的阅读基础上,当一个普通读者,可以“去感悟和感动,欣赏和流连。”他说,“有写作经历的人往往是一个好读者。”阅读说到底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如果享受这种快乐就是一种幸福。在阅读中感动、着迷是第一步,有了感触、感动、感言,自然想去表述,转述这种阅读情绪时,只说感受,不要去下结论。 在第二辑中,张炜认为小说家的文论和散文,更能展示其文学功力,“知晓他的综合素质,因为他没法藏,也藏不住,他只能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只要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就会极其热爱劳动,就会是一个强盛的生命,其劳动量想少都少不下来。”作家要相信自己,“只要打开自己的视野,树立自己的雄心,年龄就不再是问题,时间当然也不再是问题。” 第三辑《冬夜笔记》,说的是北方的冬夜寒冷,作者躲在书院里,远离了喧嚣和繁华,沉下心来后获得种种思想感悟,关于文学的历史和现状,关于写作和反思。张炜说,真正的作家和艺术因为世俗的流放,生存的空间很小,更显得高贵。“最好的现代小说家只能是、也必然是最好的诗人”,很多人用了许多时间去嫉妒和虚荣,大多数人并不能专注于诗意,也难以成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就必得具备超越的眼光。”“从历史上看,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警觉和反对技术主义的伟大传统。” 第四辑《万松浦纪事》,写的是万松浦书院附近的地理、历史和人文,我是对照着百度地图读完这一辑的。有了地图上的点位和地名,这些文章更显形象和具体。 第五辑写的是万松浦的动物们。张炜是个杂家、全才,啥都懂一些,他对动物的熟悉和了解,可以赶上一般的动物学家了。他更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一直在思考生存,思考人生。 张炜是一位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作家,就像他自己说的,“一个作家执着的探究精神,他的不妥协性,与平庸和荒谬对抗一生的坚忍,比什么都要重要。”文学是生命的产物,总有一些心灵需要文学去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