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沧海波澄》

    作者叶嘉莹出版中华书局日期2017年12月

    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在我的眼里,是一本厚厚的书。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一阕词,就是对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

    在新书《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中,作者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北平的生离死别、台湾的白色恐怖,海外的丧女之痛……在多舛的命运中,她以诗词创作、研究蜚声国际;在国难家仇面前,独有一份“士”的情怀与担当。

    她是深具弱德之美的大家闺秀,坚忍支撑一个家庭。1924年,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年幼的她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生离死别,也见证了自己家庭的支离破碎。17岁时,母亲患上肿瘤,手术后因为感染而离开了人世,家庭骤然崩塌。“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石悭。”这首哭母诗,是她当时真实的写照。

    诗词给她以力量,作为一个承袭“旧道德,新知识”家教的女子,她借诗词度过忧患,获得疗愈。抗战进入第七年,她写下:“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她关心国家人民的苦难,这种情感是从小养成的。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感慨诗歌是有生命的,她笔下的那些诗词,既闪动着古典余晖亮丽的光影,也为她述说的每一个故事投注上浓重的忧患色彩。考古人员曾从汉朝坟墓里挖出了一颗莲子,经过培养,莲子竟也发芽开花。这件事让她深有触动,于是写下“又到长空过雁时,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每当有人询问叶先生,中国的诗心是否消失,诗词是否灭亡,她便会用这词去回复。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叶嘉莹16岁时写下这首诗,尚不知晓用什么度苍生、度什么苍生。而如今业已94岁的她,已用自己的一生解答了这句话。

    (推荐书友:张光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