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甬城ITV电视频道”。(王彬彬 余建文 摄) |
日前,镇海区庄市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林红来到残疾人朱红霞家里,用移动工作端扫描智能化残疾人证,朱红霞的个人基础信息一目了然。林红说:“以后使用智能残疾人证网上申报,刷卡便能了解基本情况,信息和审批过程全部公开透明,让残疾人实现‘零跑腿’”。 上月底,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智能化残疾人证试点发证启动会在镇海举行,这也是对近年来镇海区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次“检阅”。区残联党组书记邓伟余介绍,近年来,镇海借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契机,利用科技着力建设“智慧残联”,以信息化、智能化实施精准帮扶,助力全区残疾人搭乘幸福快车,让残疾生活有尊严。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王彬彬 “智慧·阳光家园” 搭建定向沟通桥 据统计,镇海区有持证残疾人7300多名,约占全区户籍人口数的3.3%。不少残疾人存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但内心对信息交流的需求又非常迫切。怎样把残疾人与社会的沟通之路尽可能拓宽、通达?是一件迫切又棘手的事。 早在10年前,镇海区开通了宁波市首个残疾人“阳光家园”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起一个上下通达、勾连亲情的交流桥梁。区残联与电信部门合作,为全区所有残疾人免费安装专用电话或配发残疾人手机。三年后,该平台又升级为“智慧·阳光家园”,为残疾人新闻播送、知识传播、健康热线、服务跟踪、信息超市等服务。 庄市街道永旺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王书楼说,村里有百余名残疾,目前约一半人经常使用“智慧·阳光家园”平台,“通过平台打电话,区内免费,区外通话优惠,很受大家欢迎。”而且,平台推送的天气预报、针对残疾人的政策服务信息等,非常实用。 截至目前,“智慧·阳光家园”平台共发放手机和固定电话近1.3万部,发布气象预报、招聘启事、公示补助等信息500万余条,5年累计服务残疾人60多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镇海区残联成功开发“智慧残联”服务平台系统,将残疾人工作相关的8大块59项业务实施网上办理。残疾人通过电话或网上申请,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响应服务”。镇海区还对“残友服务大厅”系统实施改造提升,设置8大功能模块,为残疾人提供电子档案、即时审批、阳光政务、数据管理、自助查询5大服务。 专属服务频道 个性助残丰富生活 2014年,镇海区在全省先行先试“甬残ITV电视频道”,探索利用无障碍影像技术,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直接把助残服务送进社区、送进家庭。 邓伟余介绍:“我们在强化频道功能、推进频道使用上‘做加法’,在网络全覆盖上‘做乘法’,在提升频道运营管理上‘做除法’,最大化满足残疾人群体共性以及个性化需求。” 区残联配有专职工作人员,自己制作、编辑节目,发送到频道上,内容涵盖残疾人政策服务、培训以及各项文娱活动,非常受欢迎。通过推进残疾人专用电视遥控器定制、残疾人智能语音读屏、残疾人使用导航等无障碍影音技术的应用,实现包括盲人在内广大残疾人使用、收看、收听频道的现实需求。据悉,频道开播三年多来,累计播送各类自制节目2500余分钟。 邓伟余说,镇海的“智慧助残”虽然走在全省全列,但与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接下来,镇海将在加快融合形成合力、整合资源丰富内涵和拓展渠道增强服务外延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残疾人工作信息化发展大格局。 依靠“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互动”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智慧·阳光家园”“残友服务大厅”和“残联专属频道”三个基础平台的融合对接,快马拉大车,形成集群化规模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