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不能任由海涂盗猎猖獗下去了

    王学进

    上虞杭州湾有十几公里海岸线,30多万亩滩涂湿地,每年10月底11月初,随着北方天气转冷,成群的候鸟开始向南方迁徙,此处就成为大批候鸟越冬栖息或迁徙中转站,同时也为一些盗猎者提供了发财门路。近日,记者实地采访发现,此地非法捕猎野鸭、野鸟、小天鹅等现象非常猖獗,夹网、放铁夹、撒毒药……盗猎人无所不用其极(1月24日《绍兴晚报》)。

    上虞杭州湾滩涂捕猎候鸟现象已经猖獗很久了。一年前,就有爱鸟人士向当地媒体爆料,有不法分子在海涂偷猎野生保护动物,并拍下照片。爆料人称,三名不明身份的蒙脸男子端枪射击的是一群小天鹅,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呼吁有关部门能够予以重视(2017年1月10日上虞新闻网)。

    事实上,此事早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上虞当地林业、公安等部门一直以来对违法捕猎候鸟进行打击,且力度不小。单是2016年9月至11月,上虞区森林公安便组织了5次打击非法猎捕候鸟专项整治行动,抓捕犯罪嫌疑人10人,捣毁10多个捕鸟窝棚,解救了一批绿头鸭、琵嘴鸭、骨顶鸡、媒头鸭等,还收缴了一批非法盗猎工具。

    战果不可谓不丰,但收效只是一时,待专项整治行动告一段落,捕猎现象又卷土重来,并且日益猖獗,只是手段更加隐蔽而已。捕猎者昼伏夜出,惯用“躲猫猫”的手段逃避执法人员的巡查。譬如他们大多选择在夜间或者凌晨开始捕猎,此时执法人员还在休息。所以捕猎者每次行动能“满载而归”。

    当然,造成非法捕猎日益猖獗的根本原因并不在此,而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获利巨大,一只野鸭能卖到300来元,一晚上就可以挣个千儿八百;二是需求旺盛,一些食客迷信野味营养价值高,特别爱吃野味,故一些餐馆乐意高价从捕猎者手上收购野鸭;三是打击力度还不够,执法人员除了没收作案工具(问题是一张网值不了多少钱),少有对捕猎者提起诉讼的,也就是说低违法成本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捕猎气焰。

    因此,遏制海涂盗猎猖獗现象须做好以下几点:

    严格执法,从严打击。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的相关规定,对捕猎者、买卖者以及制作者都可处猎获物价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可追究刑事责任。

    组建一支联合整治行动小队。由林业部门牵头,组建一支由公安局、环保局、卫生部门等单位以及爱鸟志愿者组成的专门队伍,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经常性地对候鸟栖息滩涂加强巡查;同时对以经营野味牟利的餐馆进行重点督查,对查获的非法捕猎者和违规经营的餐馆予以严厉处罚。

    加强饮食卫生知识的科普,纠正人们偏爱野味的观念。专家称,从营养学角度看,常见野鸟的肉质与家禽并无明显差异,吃野鸟大补的说法并不靠谱,相反,如果吃了毒药毒死的野味,或反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通过科普宣传,让某些钟爱野味的食客有所禁忌,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降低市场需求。如此三管齐下,就有望遏制滩涂捕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