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蚌埠汤和墓 |
|
郭巨总台山览城阁内纪念汤和的图文 |
|
汤和墓神道 |
桑金伟 文/摄 在汤和的近40年戎马生涯中,主持筑建浙江沿海卫所城,只是他一个小小的功劳。但后人在回顾家乡的建城史时,筑建卫所城却是值得记写的大事,而要梳理这段历史,就绕不开汤和这个人,特别是宁波现今辖地中的4个卫和9个所,都与汤和相关。 《明史》有《汤和传》。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东乡东湖村),是辅佐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十大开国名将之一。其幼习弓马,武艺高强,勇冠一乡。1352年汤和率族众投郭子兴领导的濠州义军反元,并推荐童年好友朱元璋也参加了起义军。以后他为建立朱家王朝征战大江南北,屡建奇功。洪武十一年(1378年),晋封汤和为信国公,参加商议军国大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思路特别清晰,他认真而谨慎地听从资历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老乡朱元璋指挥。元朝灭亡后,他是第一个主动交出兵权的将领。这一切暗示皇上,自己功成身退,只想做个凡夫俗子。他的表现令朱元璋大为放心,据说明朝的34位开国功臣,只有4位免于杀身之祸,汤和是其中之一。 洪武二十年(1387年),已告老引退的汤和应太祖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负责备倭,主持筑建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敢轻犯,并为以后嘉靖年间更惨烈的抗倭斗争提供了基本设施。汤和所筑的沿海戍城比较坚固,浙人凭此赖以自保。 考查宁波现今的13个卫所,洪武二十年营建得最多:新建6个、升建2个、迁建1个。不少地方文史资料记载,筑城时汤和来过当地。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汤和以年迈为由请求告老还乡;又两年,汤和因病失声,太祖亲临探视后同意他返回故乡;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汤和病渐加重,不能站立。太祖见他,用手抚摸着他,想与其细叙家乡故旧及理政之艰。汤和已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翌年八月,汤和病逝,享年69岁,后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汤和墓位于安徽蚌埠市龙湖以东的曹山南麓,墓室是一座大型砖石单券式建筑物。墓南神道长200多米,两侧有石人石马:跪羊坐狮相对而立,文臣翁仲拱手执圭,护卫甲士肃穆英俊。足见朱元璋对汤和的看重。 后人为表达对汤和的思念之情,往往立庙祭祀,那么,东南沿海究竟有多少汤和祠庙?我无法统计,只知道现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宁城村的汤和庙最为有名。它坐落在宁城村十字街头,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七间三进。殿侧悬挂着《民族英雄信国公列传》,其内容与《明史·汤和传》基本相同,只是在爵号前加了“民族英雄”的尊称。 据当地老人介绍,汤和离去后,留下海防军在宁村所城落户,世代繁衍。后世为缅怀汤和为民平倭的功绩,户户立牌供奉,春秋两度祭祀。自立汤和庙后,才将牌位集中到庙中供奉,并将每年春正月初九、秋七月十五定为祭祀日,称“宁城庙会”。庙会上人们把汤和的雕像从庙中请出,前呼后拥地沿宁城四门巡游,俗称“抬佛”,附近各地群众也来参拜。现已演变为“汤和民间文化艺术节”。 宁波是否有汤和祠庙?通过网络搜索,得悉:大嵩西城门旁的汤和祠,供奉着大明开国功臣汤和的塑像……由于东南沿海倭寇侵扰频繁,晚年本可安享的他,毅然受命主持谋划抗倭大计,动员征调沿海百万军民修筑工程浩大的卫城、所城,屯兵御敌。出于对汤和一生为人、功绩的敬仰和追忆,大嵩人民立祠祭祀,并把他当作大嵩所城和万里海疆的保护神。 网上得来的信息总归不踏实,恰巧有老同学给我寄来一本《瞻岐史略》(宁波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其中《大嵩所城述略》一文写道:“土地堂在西门城脚下,旁有汤信国公祠,纪念其建城有功。以上两处俱是小平屋。”去年,我去大嵩竭力寻找,无着。近来请教大嵩文史爱好者,答曰:汤和祠早年有,今无,坐落在北门土地堂边,而不是“西门城脚下”。 去年到北仑郭巨,登总台山顶,中道见一新修凉亭叫“览城阁”。阁壁中间门上画有汤和肖像,像两侧是汤和生平介绍。门两侧的文字记载了当年汤和登总台山勘察郭巨所城址的情况。我想,以这种形式纪念汤和不比建庙立祠差。 在怀念建卫所的功臣时,也不能忘记另一个人——方鸣谦。 据《明史·汤和传》载,倭寇犯海,太祖心中忧虑,便召汤和说:“卿虽已年老,但仍请您尽力为朕做此一行吧。”汤和要求与方鸣谦一起前去。方鸣谦是方国珍的从子,熟悉海防,汤和常探访他,以求抵御倭寇之策。方鸣谦说:“倭寇自海上来,就必须从海上打击他们。可以请求丈量土地,设置防卫基地,在陆地聚集步兵,在海上准备战舰。这样,倭寇便不能侵入,即便他们进入也不能上岸。近海百姓家有四口者抽一为兵,组成军队戍守海边,便不必烦劳军队。”太祖采纳了他的提议。于是汤和丈量浙西、浙东之地,在沿海设卫所城59处…… 《明史》对方鸣谦的记述不过寥寥几句,其他持之有据的文字也很少,但方鸣谦协助汤和筑卫所却是事实。 杭州湾畔的金山卫,是兵家必争的海防要地,汤和、方鸣谦筑城完毕后,方鸣谦奉命驻守金山卫。据说杭州湾北岸一带的卫所均为方鸣谦筑,他在乍浦筑的是圆城,在柘林筑的是长城,由此民众称方鸣谦为“方圆长”。金山卫设计得特别好,后成为抗倭名卫。 传说中方鸣谦自幼聪明伶俐,习文习武。少年中举,出任水师官。青年时气度非凡,深得方国珍器重,被任命为军中都检点使,镇守庆元。后来方鸣谦随方国珍向朱元璋投降,方鸣谦破敌有功,受到汤和赏识。 然而,方鸣谦功高之时,却遭奸人诬陷,就连金山卫筑得好也成了谋反的证据。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廷锦衣卫抵金山卫城,将方鸣谦押往北门斩首。后朱元璋为其平反,追封为柄灵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