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梦娟:伴舞船鼓,传承渔镇记忆

图为郑梦娟展示船鼓表演。(记者 余建文 摄)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戴旭光       

    年末的澥浦冬至文化节上,“咚咚”的船鼓敲起来,一艘艘装饰绚丽的渔船在大街上变幻队列,翩翩起舞,展示古老渔镇的文化记忆。每到这一时刻,郑梦娟的内心不禁激动起来。

    今年55岁的郑梦娟是土生土长的澥浦人,22年来一直担任澥浦船鼓表演队队长、船鼓节目指导员。年初,省文化厅公布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郑梦娟名列其中,“当上澥浦船鼓的传承人,肩负的文化使命更重了”,郑梦娟说。

    澥浦船鼓,起始于清嘉庆中后期(约1810年前后),民间亦呼称为“拷(敲)船灯”。历史上,澥浦是浙东重要渔镇,渔民多从河南和福建迁居而来。每年出海捕鱼(俗称“开洋”)和捕鱼归来(俗称“谢洋”)时,渔民会以击鼓、唱民歌和挥舞船型物进行送行祈福、喜庆丰收表演。这种极具浙江渔区特色的表演形式很快流行开来,并融入了庙会和各种社会节庆活动中,成为澥浦民间表演艺术的“第一品牌”。

    世事变迁,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老一辈渔鼓手的相继离世,澥浦船鼓陷入沉寂。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的张兴才、费绍法两位老人用生命的余晖救活了这一被遗忘已久的渔家民间艺术。1996年,区、镇两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对当地民间舞蹈艺术开展挖掘和抢救,平素喜欢唱唱跳跳的郑梦娟被拉进来,成立了第一支船鼓表演队。

    “一开始只是热闹好玩,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多了,愈发感觉船鼓的动人魅力”,郑梦娟说,早期的船鼓,打击乐(鼓)、船型道具和唱民歌小调是分开的,后来三者逐渐地糅合在了一起,为增强节奏和表演感染力,还加上唢呐,用马灯调配合自编的词句唱一段小曲。在澥浦文化馆里,陈列着张兴才老人制作的船鼓道具——一条近4米长的木船装在两轮推车上,得由壮汉才能推得动,演员站在船上击鼓表演。郑梦娟说,后来他们对道具几度改进,并设计了新的动作和队列编排形式,在保留澥浦船鼓精华的基础上,加入新颖的时代元素,改编成新型吹打器乐曲《渔老大》,增加了大旗锣、川钹等响器乐器及船工号子,使舞台效果和艺术内涵更加雄浑。现在的澥浦船鼓,一个演员就能“驾驶”铝合金制作的小船,一边击鼓一边行进,多船表演更是气势不凡,重现当年百船争先、渔民逐浪的盛况。

    经过10余年的钻研,“重生”的澥浦船鼓甫一亮相,便惊艳四方。2006年,澥浦船鼓获省广场舞蹈群星金奖。此后,郑梦娟带领澥浦船鼓的队员们,频频走入全国性的文化展示和庆典活动现场,澥浦船鼓还跻身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2017年,澥浦船鼓被中央电视台相中,参演“东西南北贺新春”小年夜晚会,成为镇海区的骄傲。

    “每一次大型演出活动,队员们都要花上两个月时间排练,非常辛苦,但大家都很努力”,郑梦娟说,能让全国人民认识澥浦船鼓,把镇海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感觉特别光荣。2011年,澥浦中心学校将船鼓作为特色教育科目列入校本课程,郑梦娟常利用空余时间教授学生。五六年下来,学校里累计走出了上百名小船鼓手。看到200多年历史的澥浦船鼓有了“接班人”,郑梦娟倍感欣慰,“让更多的澥浦人共同参与进来,了解船鼓艺术,留住乡村的文化之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