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北仑记者站支鸣飞 通讯员匡野)位于大碶街道学苑社区的书香晓苑是一个有着近10年房龄的老小区,地处繁华地段,店面紧凑,人流与车流量密集。而餐饮店油污管道带来恶水臭气以及车辆停放杂乱无章曾一度严重影响居民生活。通过发挥业委会自治作用,该小区设立文明标语隔离墙,统一规划油烟管道出口方向,设置车辆蓝牙门禁卡,一改以往脏乱局面,在闹市中越发显得精致。 时下,在不少小区内,停车难、家犬乱放养、基础设施破损、卫生保洁不到位、垃圾分类不规范等现象时有发生。近日,北仑打造文明社区再出新招,率先在全市出台《居民议事规范》和《物业协作协商规范》两个地方标准,为业委会的日常工作和物业的协作治理提供了指导。 北仑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中,由于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缺乏信任,往往矛盾激发、投诉不断;在老旧小区和拆迁安置型小区中,问题则更加突出,部分小区没有物业愿意接手,成为城市不文明现象的“重灾区”。“地方标准具有指导意义,让社区治理有据可依。” 霞浦街道华太家园是二代拆迁安置小区。与印象中各种脏乱现象频出的拆迁安置小区不同,该小区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让人倍感舒心。而这得益于该小区业委会、物业以及老党员和退休干部的共同努力。厨余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红蓝黑绿”垃圾桶分类投放引导,小区督导员每天“取件式”收垃圾……“垃圾不落地”的口号在这里转变成了行动。 据悉,在北仑,像华太家园一样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共有191个,占全区总住宅小区的87%。去年3月,北仑区文明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业委会、物业和社区有机联动,确定7个小区作为业委会工作试点,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可看、可学的典型示范小区和可推广治理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