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非遗技艺代代传承

    郑建钢 

    竹编、串珠、面塑、金银彩绣……这两天,在江北白沙街道5号空间的大厅里,各式各样的非遗项目一一展出,民间手艺人手把手向市民传授手艺,普及非遗文化知识。正大社区书记杨艳红告诉记者,把民间手艺人请来,为的就是让居民回味小时候,寻找记忆中的年味(2月8日《宁波日报》)。

    诸如八角篮、面塑、竹编饭盂之类的手编工艺品虽小,承载的蕴意却不小。它们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流逝的岁月,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历程;这些写满了斑驳记忆的非遗技艺,从不同侧面诉说着旧时代的发展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劳作、经济交往、民俗风情、文化特色;这些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的非遗技艺,充满了历史感和沧桑感,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唤醒人们渐行渐远的记忆。

    许多前人发明创造的非遗技艺,多少年来流传于民间,一代代传承下来,丰富了社会生活,构成了我们的美好回忆,其中一些到今天还能看得见,用得到,委实不容易。甚至,其中很多一直贯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造福于我们。

    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技艺正越来越多地退出历史舞台,在人们的记忆里被逐渐淡忘。如果我们不给予其应有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挽救、传承,非遗技艺就会更多地流失。比如,余姚的盘纽技艺和木杆秤制作、宁海的白木小件制作、鄞州的锡品制作技艺就面临失传的危险。不久的将来,这些技艺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但是,不能因为许多非遗技艺退出了现实生活的舞台,我们就把它“圈养”起来,任其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生自灭,而是要进一步发掘它应有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使之焕发青春,服务于现代社会。尼采曾经说过,一件东西的价值有时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收益,却取决于人们的付出,取决于你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就此来说,白沙街道正大社区请来民间手艺人,让市民学习非遗技艺,就是对非遗技艺的一种付出,能够让更多市民体验那些精美手编工艺品的美学意义,回味幼时的记忆,进一步活跃文化生活,很有现实意义。

    非遗技艺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才能得到传承和保护,并且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希望更多地方行动起来,在春节这样的传统佳节里,以更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推广非遗技艺,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