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2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国宝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宸           

    电视上介绍文物、古器的节目其实挺多的,但多为纪录片,呈现形式也稍显枯燥,所以在观众中没什么影响力。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荧屏热点,自有其原因。

    九大博物馆,二十七件镇馆之宝,通过影视名人演绎和文物名家讲解,共同展现国宝的前世今生,实现“让国宝‘活’起来”的题旨。官方对该节目概括为: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形式,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综艺形态于一体的“纪录式综艺”节目。的确,呈现模式的“大杂烩”在客观上吸引了更广泛年龄段的观众。不过《国家宝藏》引人入胜的关键还是国宝本身的价值及节目制作方的那份诚意。

    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一样,《国家宝藏》因注重节目内容、品质,拓展了介绍形式,完成了一次古文物的逆袭。在人们的印象中,鉴赏国宝乃是阳春白雪之事,普通大众因为学识上的欠缺,很难真正理解文物承载的广博而精深的内涵。而《国家宝藏》将国宝从高冷的圣坛请了下来,让它们突破被困于“博物馆器物”和“书本文字符号”的概念窠臼,变得鲜活生动,有感情也有温度。看得出,节目组为了让古文物们以一种亲切的面目走进民间,走进孩子和年轻人的视野,付出了很多努力。

    首先,该节目的解说词写得简明扼要又不失文采。将和文物相关的各种名称、数据、朝代、人物自然融合进其诞生流转的历史之中,并构建起紧密联系。张国立先生作为“解说员”的表现很是不俗,九位博物馆馆长亲临现场对“国之重器”的介绍也极具权威性和专业性。

    其次,《国家宝藏》邀请了多位影视演员,作为“国宝守护人”,并以舞台剧的形式“讲述”每件国宝的前世故事。对此曾有观众提出异议:为了收视率,让通俗文化中的娱乐明星前来助阵,会不会降低节目档次?笔者认为,从已经播出的几期《国家宝藏》来看,明星们的表演大体可圈可点。而且他们的确带动了自己的粉丝群体来关注这个崭新的节目,让很多青少年追星者对文物也产生了浓厚兴趣。明星效应在这里具有积极意义,无可厚非。

    再次,如果说文物的“前世传奇”因年代久远,在进行戏剧化演绎时难免存在一些情节杜撰的成分,那么国宝的“今生故事”距今不远,完全真实。在这个节目段落中,观众们有机会认识不少和所介绍的国宝密切相关的人物。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们的付出,当世之人很可能就无缘得见那些传承华夏文化的器物。比如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物大迁徙中,用生命护送刻有石鼓文(一种介于大篆到小篆转化时期的古代文字)的,重达一吨左右的国宝——“乍原石鼓”南去北返的北京梁金生一家人;当年发掘出“妇好鴞尊”的考古学家郑振香女士;战争岁月里用智用勇保护大克鼎安然无恙的苏州名门潘祖荫之后潘达于……《国家宝藏》在将这些“文物功臣”的故事述之于众的同时,也将国宝今生故事中绵延着的精神力量展现出来,大大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很多人听闻这些故事后,由衷道出了“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心声。

    人类诞生至今,创造了各种璀璨的文明,华夏文明一脉流转,从未断裂。这些“文物中的文物”,不仅外观美轮美奂,巧夺天工,里面还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反映出祖先的价值观念,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妙思和手艺。国之瑰宝之所以具有传承千百年的生命力量,是因为背后有民族精神在支撑。时至今日,它们仍然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动和力量。

    《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拉近了古文物和现代人之间的距离。但细究起来它也存有些许遗憾。毕竟像国家博物馆、山西博物馆等馆藏级别较高、馆藏数量较为丰富的文博单位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参加。当然,其间还包括藏宝甚多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