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期,两家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和ofo的价格战悄然中止。去年夏天,摩拜与ofo大打价格战,摩拜正式推出月卡和季卡,售价仅1折,其中月卡2元、季卡5元;ofo则直接给出“地板价”1元包月,还推出各种免费联名卡。而现在摩拜和ofo恢复了包月20元、包年240元的价格。这让不少用户吐槽(2月28日央视财经)。 首先要看到,摩拜与ofo打价格战时,各路资本正大举挺进共享单车市场,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企业通过免费骑行、领红包等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是为了积累用户数量,抢占市场份额。而现在不少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下,摩拜与ofo已成为巨头,其他共享单车企业已被远远甩在身后,摩拜与ofo占尽优势,现在涨价,也是顺势之举。 共享单车企业投入大量单车,需要承担车辆耗损、维修与管理等诸多成本,用户包月仅需1元至3元,这样的优惠不仅难以让企业赢利,还会让他们难以维系正常运营。此前就有报道,在这种运营方式之下,还没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从中赢利,一些倒掉的共享单车企业,正是在这种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如果共享单车企业一直保持这种“白菜价”,消费者当然从中享受了实惠,但长此以往,企业将难以维系下去,就算是“财大气粗”的摩拜和ofo,最终也会被迫退出共享单车市场,消费者将面临无车可骑的局面,这对任何一方来说,并非好事。 所以,摩拜和ofo适当提高骑行价格,这并非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适当提高骑行价格,更有利于共享单车市场健康发展。共享单车助力绿色出行、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让其能够长远发展下去,有利于公共利益、民众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不少消费者担心摩拜与ofo形成垄断格局后,骑行价格会越来越高,会像网约车市场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一样。这样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当摩拜与ofo成为巨无霸后,会否大幅提高骑行价格,大大超出合理区间?摩拜与ofo会不会不再像现在这样顾及用户体验,涨价了,相应的服务质量却跟不上?用户的合法权益是否会受到损害?这些无疑需要予以重视。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跟踪,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共享单车始终能够在法治的轨道上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