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莲红灯

    卢纪芬

    按我们家乡早年的风俗,正月十三是庙里菩萨生日,与十五元宵节仅隔了一天。上灯、演戏,分不清是庆元宵还是庆菩萨生日。但细一琢磨,是有严格区分的:演戏从十四到十六,三日三夜,这个叫“灯头戏”。第一昼夜总是演“天官赐福”“和合两仙”“天女散花”等等,似是献给菩萨的;后两昼夜则演“玉堂春”“珍珠塔”“泪洒相思地”等等,是给百姓看的吧。

    挂灯更明显了,庙里面挂的,都是庙会定制来的精致品类,大殿正面八盏方灯,串珠龙凤,璎珞宝花,打个比方,就像八顶花轿上了梁。廊楼两旁悬空围栏上密密麻麻也是灯,戏台上下,四角飞檐更是花巧得眼睛也睁不开了。直到六扇正门上方挂上六盏大红宫灯,菩萨庙才算装点完毕。

    正月十三下午起,村民携老带幼去庙里祈福,有许多人家把自制花灯提了去,但只能挂在庙外面。那是20世纪50年代初,我们上了十岁,在鄞州瞻岐的村小读三四年级。看到庙门外山林里也是一片烛光,大家先挂灯于竹木枝头或岩石尖头,进庙参拜后来到灯旁,一家与一家相互聊一会儿,就提灯回家。这批灯,家门口挂一日,元宵就到了。当时以我们幼稚的心理,喜欢过的是元宵节。

    十五元宵那日天还未明,我祖母已煮好了八荤八素菜肴摆上桌,裹的汤团共九碗,五碗荤(猪油芝麻馅),四碗素(黄豆粉、桂花白糖及少许麻油做成的馅),已燃起香烛,摆开了元宵羹饭供祖宗。祖先在世时,每逢初一、月半必持素斋,以报平安。习俗沿袭下来,祭祖时能不备上素品吗?

    供下的汤团及菜,等中午加热后,一家人团团圆圆用午餐。这天早上吃的则是汤团粉做成的小元宝,油煎得金黄,盛在大盆上冒热气,大家以手捞来吃,餐桌上摆着鱼。意即用有元宝、食有余。

    早餐后,听到炮仗响,“闹花灯”开始了。家有花灯的,让年轻姑娘、嫂嫂们,或半大孩,用碧绿的竹竿挑着灯,加入行列,缓缓行进。女人们穿新衣,梳胖头(把头顶一缕头发卷成包状),在村口起程,绕村一周。一大伯领头,不时放着炮仗。听到炮仗声,加入花灯队伍的人越来越多。

    村子里的妇女们一年到头艰辛劳作,唯有此时此刻,娉娉婷婷,潇洒美丽,仙女般飘逸在老家的绿水青山间。

    我和仨同学,轮流背着一盏自做的九莲红灯,也喜滋滋加入这支自然形成的队伍中。

    这之前我家从未做过花灯。九莲红灯的由来,是春天时学校组织去天童远足,路经一家小店,蓦见屋檐头挂着一串红灯,衬得店面古色古香,别有一股吉祥喜庆的氛围。这是什么灯呀?店主答“九莲灯”。我们回家后决定要做这样的灯,底盘用木板,一枚铁钉倒钉上来,露出尖头可插蜡烛。同学卢金凤父亲是篾匠师傅,请他拗了九只灯骨子,我们琢磨着该如何给它蒙上灯衣。

    九只灯骨子挂在家里,惊动了左邻右舍,大家都来出谋策划,最后商定,用曙红薄布做灯衣,再用黑线绣出荷花的花瓣,制成九莲红灯。

    当时,几个月大的婴儿作兴着披风(名曰“一口衶”),大家都用大红的人造丝做面子,曙红的薄布做里子,这里子布用来蒙灯,再高档不过了。支持我们的人很多,一时送来同样的里子布碎角料一大堆。我们就用同色的绣花线,细细针针接布头,就像在绣花。

    到了十二月初头,九莲红灯终于大功告成。那天夕阳西下,薄暮初上,门里厢大伯伯帮助点亮了灯内的小蜡烛。顿时,堂屋内红光融融,一连串的九朵莲花,真的成了“映日荷花别样红”啦。

    九莲红灯,成了那次元宵花灯会最显眼最美丽的一盏灯。我们很高兴学会了这门手艺,以后年年做红灯,年年庆元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