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明 龙泉山位于余姚市城区中心,在平地间突兀而起,很久以前乃海中一岛,故曾名屿山。龙泉山的得名,源于山腰间的一口井,其水色绿如猫眼,且终年不断。相传宋高宗赵构临此饮水,感觉泉水甘甜爽口,取小甏汲水而去,并谓水好风景好。与“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诗句相呼应,故取名为“龙泉”。 龙泉山一带的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物质资源。余姚地处长三角南翼,宁绍平原中间点,姚江穿县城而过,东流入海。姚江古名舜水,据传与舜有关,著名史学家史树青教授曾为余姚题名“姚墟古迹”。姚东有举世闻名的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充分展示了那时的灿烂文化。城区通济桥以东是重要的海陆物资交换的内河港口,原有天妃宫,在今玉皇山南,后称天后宫,供奉渔民信仰的妈祖。姚江与候青江交汇处的三江口海产品市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消失。姚城也是南部山区与北部平原人员交往的场所,平原“二白一黄”(棉花、海盐、稻谷),城区各工场制作的生活用品、加工食品、生产用具等,山区的“木竹笋茶”,均在此交流买卖,互通有无。余姚还是中西文化的碰撞点,余姚的瓷器、茶叶和手工制品深受海外人士喜爱,这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的活跃,也促进了中西人员交往与文化交流。 便捷的水运、繁荣的集市、开放包容的民风、稳定富足的社会,吸引了不同时期的移民。外围海造陆,内围湖造田,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总量,也滋养着历代百姓。南入四明山、北上杭州湾、东渡海岛及邻国可以避乱,回平原水乡仍可正常生活,进退自如的地理环境利于优秀人才的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明清时期,余姚人才辈出,仅明朝就出了三任状元,中国古代的十大思想家中,出生于余姚的就有王阳明、黄宗羲二位。号称“日本孔夫子”的朱舜水也是余姚人。 优越的地理位置,灿烂的历史文化,赋予了余姚“文献名邦”称号,也成就了龙泉山,丰富了山中的人文景观,并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龙泉山是一座文化山、历史山。山南麓有一古刹,名为龙泉寺。此寺始建于公元336年,仅迟于杭州灵隐寺10年。其东邻朱氏宗祠,为朱之瑜先祖祠堂,现为朱舜水纪念堂。山北麓迁建始造于北宋的棂星桥和元代的舜江楼。山东麓大门进口处有高大的石牌坊。山西麓迁建清四明阁,并有当代建成的余姚博物馆、园林广场等。从公园南门至第三平台石壁处,可见清书法家翁庆龙所书“文献名邦”巨匾。位于山南腰的中天阁,始建于五代,曾为王阳明先生讲学处,清建有龙山书院,现为阳明书院。山上另有龙泉惠室、知乐池、文昌阁、祭忠台、乡贤祠以及造型奇特的纪念亭、纪念馆(碑)等。 其中,祭忠台是龙泉山上一处特别的景点。相传明朝正统年间,翰林侍讲刘球被宦官王振所害,余姚人成器邀集志同道合者,以龙泉山绝顶石为祭桌,放上全鸡好酒,含泪遥祭刘球。后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叫祭忠台。遥想当年,先儒黄宗羲少年时,用藏在袖间的铁锥追刺宦官许显纯,气势威震朝野。处于山南半坡处的孙忠烈祠内,介绍了横河孙家几代人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可歌可泣故事。龙泉山,见证了余姚人的风骨,余姚人的气度。 龙泉山,也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山。唐代大诗人方干有《登龙泉山绝顶诗》:“未明先见海底日,良久远鸡方报晨。古树含风常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均。前后登临思不尽,年年改换往来人。”此诗写出了龙泉山的佳景,又富有哲理。山上的中天阁,名字出典于此。北宋名相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曾多次登山作诗,其中《石井》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而明代王阳明的一首《忆龙泉山诗》:“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云山,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更是对龙泉山直抒爱恋之意……本人也凑了一首《余姚龙泉山》:“世居姚城二千零,林木葱郁舜江邻。玉液甘井名南宋,龙泉古寺始东晋。朱氏宗祠之瑜话,中天阁楼守仁心。贤踪史迹闻天下,亭台曲径览胜景。”权作抛砖引玉之用。 龙泉山,又是一座与我有缘的山。记得1975年秋读高中时,学校组织登游,从东门进,沿着石阶而上,途经名亭古建,中有大树蔽日、篱笆葱茏,又遇野藤附树枝、苍苔寄老墙,只见贤踪史迹,气度非凡。至顶俯瞰姚城,一览无余,东望舜江楼,古朴典雅,通济桥,长虹横卧,气势恢宏。南眺四明山,逶迤起伏。不禁为眼前美丽的风光而心旷神怡。第二次与龙泉山结缘是20世纪80年代末,因工作需要我调入位于山南麓的县属行政机关,那时上山览胜、健身十分便利。犹记在夏晚,漫步于山坡小径,晚风徐来,神清气爽。 如今,余姚的区位优势发生了变化,但龙泉山仍似一位智者,它承载着昔日的历史文化积淀,眺望着未来广阔灿烂的前景……龙泉山,是余姚人心中的圣山、浙东文明的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