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则伟 |
 |
梅则伟书法作品 |
 |
梅则伟绘画作品 |
梅则伟,1959年生于绍兴,曾任《宁波晚报》美编,系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浙江杭州宋城画院副院长、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上世纪80年代起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大展中获奖。作品入选《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青年书法家百人集》《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集》《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大全》等30余部大型画册。 朱田文 小荷露出尖尖角 梅则伟上世纪50年代末出生于绍兴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梅尚白是位画家,擅山水、松鹤、梅花、虎等,笔墨生动,独树一帜,作品被刊入《中国画集》等十几部大型画册,个人传略入编《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大全》等十多部辞书。 梅则伟从小看父亲写字、作画,5岁起,手握毛笔,开始在白纸上涂涂抹抹。父亲手把手地教他操练基本功,楷书、隶书、魏碑,一笔一捺,一丝不苟;石、树、竹、草、屋、人,按照《芥子园画谱》一项项地临摹。 1972年冬天,梅则伟随家人迁到浙南石雕之乡丽水青田。父亲梅尚白在青田工艺美术厂,从事艺术品加工出口。当时,偏僻的山城汇聚了不少艺术人才,如许继善、崔沧石、魏曼飞、陈娥鸿等,他们中不少是潘天寿、陆俨少、唐云等大家的弟子。梅尚白交往甚广,与他们都是朋友。少年梅则伟经常追随着画家们,听他们谈艺,看他们作画。每天,他要画六至八幅山水、梅兰竹菊、动物及古代人物,从而夯实了绘画功底。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梅则伟开始大量临摹唐伯虎、徐渭、王冕、石涛等古代名家画作;吴昌硕的以书入画,陆俨少的沧桑山水,齐白石的写意花鸟,关山月的山水梅花.....令年轻的梅则伟叹赞不已。“我没有专门拜某位画家为师,众多大师就是我最好老师。”梅则伟说。 梅则伟的书法,早期学王羲之,兼学苏东坡、米芾,楷书以颜真卿、近代的吴昌硕及当代大师沙孟海先生为范本,追求峻逸潇洒、大气磅礴、气韵生动、劲骨内含、格调高雅的书风。隶书习汉隶、竹简、张迁碑、礼器碑,以及邓石如、沈定庵等名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梅则伟在云和城中工作,当地许多街面招牌、风景点的大字,由他书写,如今云和图书馆大匾额的题字就出自他的手笔。为了表彰他的业绩,当地政府曾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1980年,浙江省美协、团省委举办“浙江省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年仅23岁的梅则伟以一幅《山河颂》入选,高山云海,松涛急流,描绘了祖国的壮美山河。他是当年入选作品的最年轻书画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梅则伟加入了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是全国最早一批会员。同时,他加入丽水市美术家、书法家队伍,并担任了云和县美术书法协会副主席、文联委员、政协委员。 1985年,梅则伟在丽水地区文学艺术创作中获书法类一等奖,作品入选《当代青年书法家百人集》,封面有书坛泰斗沙孟海题字。1987年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浙江分会;1988年,参加“首届中日硬笔书法大展”,作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日本东京、大阪等地展出,并被日本书道作永久收藏。 跻身名家攀高峰 上世纪90年代初,梅则伟调入甬城,在新华社宁波新闻中心任美术编辑。1993年3月,新华社社长穆青来宁波支社考察时,看到了梅则伟挂在办公室墙上的书画作品,欣然题词:“后来居上”“傲霜”,梅则伟备受鼓励。1994年10月《宁波晚报》初创,梅则伟参与筹备工作,白天忙碌,晚上仍作画写字不辍。 梅则伟画山水,也画花鸟,但他画得最多的是梅兰竹菊、松树、长城、黄河、狮子、老虎、雄鹰。他作画追求气势,笔墨中透出一股雄风。 1997年,梅则伟又迎来了一个创作高峰。当年,他先后参加了由文化部艺术局等主办的“世界华人书画作品展”“跨世纪中外翰墨书画艺术家精品大展”,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01年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家作品展”,作品赴台湾展出。2003年,他的山水画《群峰竞秀》入选“全国地方政协委员扇面书画作品展”,作品在全国政协礼堂展出。这次书画展的作品从全国数千幅应征作品中精选出来,共入选100幅优秀作品,宁波市仅他一人入选。 梅则伟姓梅,也喜欢画梅花。在他的作品中,梅枝古朴苍劲,梅花娇艳欲滴,表达了凌寒傲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曾为梅则伟亲题“江南一枝梅”。2004年10月,梅则伟的国画《凌风飘香》入选“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书画展”,这次画展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人民政协报主办,汇聚了启功、吴冠中、白雪石、欧阳中石、沈鹏、李铎、何家英、韩美林、吴山明等国内艺术大家、大师,并出版了大型书画精品集《艺苑竞秀》。 作为报人,梅则伟多次参加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书画大赛,并频频获奖。梅则伟热心公益,他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各类爱心、公益书画拍卖会上,由此他荣获了“慈善之星”“慈善天使”等称号。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则伟喜欢王安石的这首《梅花》诗,追求梅花独立、清高、与世无争的品性。艺术追求永无止境,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梅则伟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还有许多精品需要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