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12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

——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的红色印迹

    本报记者 王佳 通讯员 罗捷 张伟杰

    前言

    梁弄镇位于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该镇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

    2003年春节前夕,刚刚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喜讯传来,巍巍四明,群山欢腾。总书记回信的消息,振奋了这个正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奋力迅跑的革命老区。

    这片红色土地,曾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新四军战士和游击队员在此浴血奋战,被人们称为“浙东延安”。丰富的红色资源,“锻造”了这片土地;绵延70多年的红色故事,历久弥新。

    “三面环山,中间是块小平原,有条大路从梁弄经过这里通向峰峦叠嶂的四明山,一条横溪由东向西沿村而过。”

    这是曾在浙东行政公署工作的张苏描述的“浙东红村”横坎头村,他和同志们常在那溪边洗脸、洗衣。暮春时节,山坡上杜鹃花盛开,田野里麦苗青青,油菜花一片金黄,处处充满着生机。

    70多年前,这片红色土地给浙东人民带来的正是光明和希望。

    1943年4月22日晚,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分三路奔袭梁弄,23日拂晓前发起进攻,经过17个小时的激战,解放梁弄。不久,浙东区党委、三北游击司令部先后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而横坎头村,正处于根据地的核心位置。

    “根据地孤悬敌后,充满艰险。”张苏在回忆文章里写道,一次日军到四明山扫荡,到处烧杀,有的村庄变为灰烬,横坎头村就有3名群众被杀害,8间民房被烧毁。“敌人的残酷、环境的险恶,并没有动摇人民群众跟共产党走的信念与决心。”

    黄梅芬的娘家当年是梁弄镇上的大户,经营着一个酒作坊。“自从日本兵来了后,大家的生活就陷入了痛苦与灾难。”在黄梅芬的记忆中,新四军打鬼子,纪律又严明,很快赢得了乡亲们的拥护。

    那时,根据地的生活非常清苦,“我们吃的基本同当地村民一样,穿的是粗布衣和根据地妇女做的老布鞋,睡的是稻草铺,点的是蜡烛或菜油灯。”“人民生活极为贫困,吃粮、吃盐都很困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张苏和同志们常翻山越岭到晓岭粮站背粮食,到农村或基层工作时,吃了饭每人每餐支付根据地可通用的一斤饭票。

    “物质生活虽然贫乏,但精神很愉快,大家团结有爱,亲如兄弟。”在张苏看来,横坎头村这个小村,山美,水美,人更美。

    有一次,浙东行政公署要在横坎头村召开浙东抗日根据地各地、县负责人会议,张苏被委派做会议服务工作。为解决与会者的住宿问题,要设一个临时招待所,没有此类经验的张苏感到有些为难,于是向老同志请教,找当地农会会长商量,请求帮助借房子、借门板、借桌凳。

    这位朴实的老农当晚就召集村民开会商议。第二天,村民送来了几十块门板、数十条长凳,送到一座已腾出的民房楼上,随手搭好了20多个床位。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血与火的革命征途中,这片红色土地孕育出患难与共、血肉相连的鱼水亲情。在第二次反顽自卫战中,横坎头当地百姓筹集了20多万块砖头、5万多公斤毛竹,帮助搭建战事工程,与新四军一起挖战壕;在许岙战斗中,当地100多位村民组成担架队,在日落前整队出发,当夜赶到前线,将伤员安全送到后方。

    “军民同心,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浙东军民在敌后与日伪军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留下了一页页光辉篇章。

    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范围已扩大到北起黄浦江两岸、南达东阳、西至浙赣线、东濒东海及海上部分岛屿,拥有4个地区级政权组织、16个县级政权组织,400万人口。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经工作、文教工作、兵工生产等都做出了一定成绩。”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曾经这么说过。

    的确,梁弄镇上,红色印迹,一步一景。横坎头村,便坐落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红色旧址。

    粉墙黑瓦,红廊飞檐。浙东区党委旧址设在几幢老房子里,里面陈列着600多件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翔实地反映了浙东抗日根据地从创建到巩固发展的全过程。

    从这些展出物中,可以看到共产党人将社会管理得井然有序,设立了教育、文化、艺术机构。在浙东行政公署里,还设有文教处,文教处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前者教育对象是儿童,后者教育对象为成人。

    在展出物中,有多本“的笃戏”剧本。剧本的背后,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艺改革。“的笃戏”是流行于浙东的地方戏曲剧种。1943年7月,在四明山袁马村露天草坪上举行的一次活动中,中途下起了雨,但因会后有“的笃戏”可看,群众在雨中坚持到了最后。这一情景给了当时负责文教工作的领导人很大的启示,决定对这一戏曲形式加以改革,用来做宣传工作。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组建了社教队,指导民间艺人,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排练反映爱国抗日内容的新戏。

    在浙东区党委旧址旁的浙东银行旧址里,展出了当时各种各样的抗币。为了粉碎敌人的封锁和掠夺,浙东行署报经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意,于1945年4月1日在梁弄镇成立浙东银行,资本总额为抗币200万元,相当于食米100万公斤的价值,在区域内设立四明、三北两个分行和鄞县、余姚、上虞、南山4个支行,主要工作是发行抗币、经营政府金库、兑换货币、办理浙东抗日根据地范围内的各种生产贷款等。此外,还有行政公署交办的春荒赈粮、工商业拨款等其他事项。1945年9月浙东游击纵队北撤时,浙东银行停业,抗币兑换收回,不让老百姓受损失。

    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的后院,当年是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教导大队的驻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军政基层干部。旧址内还留有当年新四军战士绘制的壁画数幅,其中一幅题为“到宁波去”,画着一队新四军战士背包荷枪、向宁波进军的英姿,展示了战士们抗战到底、解放浙东的必胜信心。

    临近的浙东鲁迅学院,是浙东抗日根据地“最高学府”,为根据地培训了700余名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的经济、文化人才;还有培养专业人才的“电训班”“卫训班”等教育机构。

    “那时,大批爱国青年怀着革命热情,从敌占的大城市和浙东各地汇集到此,经过短期紧张学习培训,又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说,行走在这片土地,一定会深深感受到,70多年前这里的火热与奋进。

    2003年1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视察到访过中共浙东区委旧址,而彼时,那里是仅有一个主展厅的纪念馆。

    2015年,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余姚市委、市政府对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进行了新一轮改造提升,对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进行了重新布展,新建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总序厅、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军史陈列馆,整个旧址群的展陈更加完善、方式更加多样。

    在旧址群讲解员蒋青青的记忆中,那一年,红色旅游大热。事实上,从2004年起,余姚市、梁弄镇两级政府先后投入资金对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群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通过拆迁,对旧址周边环境作了改造提升,同时,还修缮红色旧址、新建游客中心、建设配套设施、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红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壮大。

    看着这个全国首批十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成长,黄志光满心欢喜。2004年,住在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内的黄志光搬家了。接到旧址开发建设的通知后,黄志光带头在搬迁协议书上签字,并四处奔走做动员工作。“讲老区精神,没有实际行动怎么行?”曾多年担任红色景区讲解员的他,为宣传红色文化也是费尽心思。

    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近”起来,是横坎头村村民的共识。村里利用旧址群等红色资源,创建了全市首个红色村史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弘扬红村文化”为主题的村落文化艺术节。村里的“道德讲堂”,多次邀请梁弄“红色之光”宣讲团成员为村民作道德讲座。

    近年来,旧址群与同处该镇的浙江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浙江四明山干部学院、健峰培训城、余姚市中小学实践基地等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共融,使旧址群成为全省最主要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去年11月11日,为了宣传红色文化,余姚梁弄红色电台正式开播,这是全国第一个红色电台,以传统媒介的怀旧方式,结合新的媒体传播渠道,每周一期,每期都有不同内容。其中,每周的周三、周五、周六,游客可以来到直播间,朗诵红色诗歌,分享对红色文化、红色记忆的感受。

    红色基因,深植在这片土地的血脉中,为这片土地的振兴提供着不竭的动力。巍巍四明,孕育了红色的种子;青山绿水,阅尽了沧海桑田。新时代的振兴,会传承着这份“红色”再出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