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海 据《宁波日报》和“清廉宁波”微信公众号消息,市委巡察组近日分别向宁波教育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高校党委反馈了巡察情况。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反馈,几家单位分别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严,违规发放津补贴、汽油卡,违规购买烟酒、礼品、购物卡,以及工程变更、维修项目监管不严和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高校乃育人之地。人们把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类高等院校喻为象牙塔,其本意是希望这些地方远离社会丑恶现象,在相对纯洁的环境中,风清气正地教书育人,心无旁骛地从事学术事业。事实上,这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象牙塔,并非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象牙塔内的公职人员,并非天然具备“金刚不坏之身”,也难免受各种不正之风的影响和侵蚀。 笔者之所以认为象牙塔里更应强基固本,在于市委巡察组反馈的这些问题,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公款旅游、违规发放汽油卡和违规购买烟酒、礼品、购物卡等,在近几轮对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巡察中,是越来越少了,为何在有象牙塔之誉的高校里面,类似的违规违纪问题反倒顽固存在?这只能说明,有的高校在执纪监督这一点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正风肃纪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纵观近些年各地查处通报的校园腐败案例,由一般性的违规违纪问题,到招生、基建维修、工程项目、招标采购、科研经费管理、财务管理等领域腐败频发,实际上呈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旦廉政的“防火墙”被突破,后果不堪设想。典型的如2015年查处的中国传媒大学腐败窝案,包括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苏志武、副校长吕志胜在内的8名党员领导干部违纪,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一些反腐专家研究分析后认为,高校腐败易发、多发、频发,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内的权力运行没有得到有效制约,权力过于集中。二是对高校的有效监督有待建立健全。有的高校自身内部监督乏力,学校纪委发挥作用比较有限;有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督也较难奏效。这个分析是比较深刻的。 从市委巡察组此轮巡察的几所高校看,有的存在着重教学、轻党建的问题,有的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有的纪检工作“三转”不到位,有的对干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等。这些症状尽管没有太“吸引眼球”的地方,但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高校不良风气、违规违纪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论职业院校,还是其他高校,均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理应成为思想的圣地、道德的高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的不只是自身的小环境,它腐蚀的是学生的心灵,摧残的是社会的根基。试想,培养人的地方风气坏了,“源头活水”遭到污染,又怎么能保证“一江清水送下游”?因此,对高校系统出现的问题苗头和倾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决不能忽视和放纵。 净化象牙塔里的不良风气,一方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和制度监管,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既不放过“小微违纪”,更不容忍贪污腐化,促使高校干部走廉洁之路,用好手中的权力。 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好校园廉洁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优势,持续推进校园廉政生态建设,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发动广大教职员工争当政治生态、廉政生态的“护林员”,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把象牙塔的廉政根基夯得更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