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亮 绘 (原载《求是漫评》) |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就领导干部如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作了精辟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领导干部“为什么要立政德、立什么政德、怎样立政德”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政德、立政德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泽泉 一、政德是领导干部素质的基础,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 政德,就其主体对象来看,是指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品德和品行,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古人云:“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崇德向善,常修为政之德,把重修德、勤修德、修大德放在人生事业的第一位,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领导干部如果品德不善,甚至缺德败德,就难以孚众望、博民爱,不仅难以巩固官位和长期为政,更难以在事业上取得应有成就。正因如此,我们党在考察、选拔、使用干部时,一直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调“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实践证明,是否重视政德建设,做到以德为先,不仅事关领导干部个人的形象与前途,而且关系到我们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长期执政。 从行业性质看,政德就是政治道德,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支配和影响着社会上其他各种类型的道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社会的楷模,其德行善举看似无形实有形,是人民群众家喻户晓的“口碑”,最易引起群仿效应。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甚至沦为腐败分子,追根溯源是政德出了问题,不仅给党、政府和本人造成重大损失,也给全民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风尚带来极大负影响。我们经常讲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不可少,人格魅力说到底就是道德的感召力。领导干部谋政绩靠才干,更靠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加干事能力,对内就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感染力、号召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顾历史上一些很有作为、很有建树的人,往往都是通过人格魅力把别人凝聚在自己周围。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沈浩等党的优秀领导干部,之所以被人民铭记,成为全党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人格魅力,充满了道德正能量。可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我们要抓好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二、领导干部立政德的基本内涵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性,而且指明了政德建设的基本内涵,那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大德,是领导干部政德的最高层次,其核心要义就是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表现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老实,任何时候都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党的要求为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明大德,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最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缺乏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克服千难万险,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胜利,成功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曙光,就在于我们党始终胸怀大德,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醒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明大德,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大德,共产党人的政德就失去了方向。领导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当前,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现实目标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工作目标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 公德,是指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是共产党人办事的根本原则。领导干部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德行天下,福满人间。我们党引领的革命航船,从嘉兴红船起航,之所以劈波斩浪,远航万里,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心有公德,情系百姓,以民为天,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持续获得不竭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就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执政为民目标和宗旨的庄严承诺和公开宣示,也是对领导干部公德内涵的深刻揭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每一个领导干部,不管他身在何方、履行何种职责,都应时时刻刻把广大人民放在心中最高、最深的位置,深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之心,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人民公仆、工作的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时刻“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只有“心里想着人民,胸中装着人民,切实把权力用来‘为民’服务”,始终恪守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好领导工作“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生命力。 守公德,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使我们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了谁”这个根本性问题。丢掉公德,领导干部就丧失根基,进无所依,退无所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既面临新机遇、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也面临新风险、新挑战、新困难、新问题,特别是面临着尖锐和严峻的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危险,唯有胸怀公德,情系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才能使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才能传好历史交给我们的接力棒。 私德,是指领导干部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是共产党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领导干部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百行德为首,品洁人自高。我们共产党人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之所以能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之所以能一路走来并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私德建设,时刻不忘从严要求自己,时刻不忘修身养德,时刻不忘注重个人品行,时刻不忘自己永远是普通公民。 严私德,是领导干部立政德的基础。不讲私德,大德和公德将缺乏基本素质而无从落实。领导干部由于身处特殊地位,影响面大,其私德是作风的重要内涵,不仅关系到本人形象,还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作出了规范,要求广大党员做到“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这样,我们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私德建设内容作出了规范,体现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私德建设的高度重视。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领导干部立政德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明大德是为政方向,守公德是行为准绳,严私德是个人操守,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政德完整的内涵体系。领导干部只有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承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保持良好品德,筑牢立身之本,扎实从政之基。 三、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要突出自我修养,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 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道德建设的自律自觉规律,突出“自我修养”和“慎”,作了精辟阐述。 古人云:“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领导干部如何加强自我修养?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领导干部如何在自我道德修养中做到“慎”字当头,习近平总书记有过系统论述。早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指出:“官德修养需要我们做到一个‘慎’字,具体说来就是慎初、慎独、慎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强调,领导干部对一切腐蚀诱惑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今年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完善了领导干部慎修政德的具体路径。 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不仅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和有人监督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在远离组织、其他场合和无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主动地将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私底下、无人时,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永远不放纵、不越轨、不破规、不逾矩。 慎初,是指领导干部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易笑纳,勿“下不为例”。古人云:“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君子慎始而无后忧”。领导干部第一次面对钱权色名等诱惑时,如果守不住大节、把不住底线,以后就有可能由湿鞋到湿身,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小到大、由轻到重、自少到多的过程。“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一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慎微,就是做事要自觉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如果对诱惑之“微”不严防,对蜕变之“渐”不严杜,最终必然酿成大错。因此,要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防止小过酿成大错,多积尺寸之功,积小善而成大德。 慎欲,就是领导干部要克制心中的欲望,知足忍让,理性平和,节制对权、钱、色、名等的占有欲。古人说得好:“罪莫大于多欲”“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但欲海无边,领导干部要推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保持一颗平淡心,秉持一颗赤子心,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读书学习上,花在做多做精做实工作上,花在培养健康生活兴趣上。 (作者为浙江科技学院纪委书记,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浙江省社科院高端智库特聘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