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继与他的“竹林八咏”

    王灵恩

    “溪山明且秀,美景如越中。投竿属清夜,扁舟若乘空。波流澄素光,丝纶飏微风。绝胜寒江上,急雪欺孤篷。”这是明代诗人许继在他的《观乐生诗集》里描写“剡溪钓月”的诗句,似一幅水墨画缓缓展开:孤翁垂钓,一竿下溪,悠哉闲哉;一叶扁舟,顺流而下,如同空中的飞鸟……

    “剡溪钓月”是千年古村宁海前童镇竹林村“八景”之一。举凡村落,多有“八景”之谓,如前童八景、上金八景等,似成定例。竹林村其他七景曰:“覆船晓日”“松屿晴岚”“石屋栖云”“平原牧唱”“下岭樵歌”“兰若僧归”“槐堂客宴”。

    许继,字士修,自号观乐生,宁海人,生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曾经做过台州儒学训导,敏而笃学,精思力学,后咯血,卒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时年仅37岁。他是明代大儒方孝孺的笃志尚德之友,方孝孺为他写了《许士修墓铭》《观乐生传》《祭许士修》《枯木图寄许士修》等诗文,并收录进《逊志斋集》。或许受这方水土的吸引,或受掌修谱牒主事者之邀,或受友人盛情之托,许继留下了难得的“竹林八咏”的组诗。

    那么,许继是如何描写他眼中不一般的竹林的呢?还是先从他的《覆船晓日》说起:

    神僧昔浮海,覆舟耀灵踪。不随沧溟去,化作青芙蓉。

    宿云晻暖深,夜雨苍翠重。扶桑炫初旭,辉辉在高峰。

    由神话传说入诗,是诗界创作的一大传统,这无疑大大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强化了诗歌的审美情趣,尤其丰富了咏景诗的人文意趣。诗人从神僧浮海这个意象出发,历经覆舟、耀灵,最后幻化成青芙蓉,高高地矗立在村之东北的一带远山上,从而固化成一个亘古不变的景致。覆船山因仙而名,借其谐音成“福泉”,也就有了后来的福泉禅寺,不能不感谢诗人这番出奇的想象与创意。

    《松屿晴岚》也是咏竹林八景之一。诗云:

    亭亭霜雪干,隐隐烟霞岛。孤绝幽势多,澄湾下相抱。

    暝光淡将夕,霁色浮初晓。时有辽东鹤,飞来海天窈。

    这首诗描写冬日里的竹林,皑皑的雪霜仿佛把静静的村落变成了一个烟霞岛。依稀有几户人家袅袅的炊烟透露,这里是世外桃源。有几只孤单的鹤禽自北边飞来,迁徙路过……

    《平原牧唱》这首诗,清新上口,诗曰:

    长林带丰草,旷衍二三里。纷彼放牧儿,村谣忽中起。

    声将夕风远,迢递来山市。取乐唯任真,宁复谐宫徵。

    这诗美在童真童趣,蓝天、白云、绿草地,风声、歌声、嬉闹声,低头吃草的牛羊群,欢快追逐的牧童,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帧绝美的图景。

    再来看诗人的《下岭樵歌》:

    石磴绂绿苍,负薪下层峭。歌声相应发,山木闪残照。

    近惊幽谷响,远答清猿啸。欸乃江上音,烟波岂同调。

    如果说《平原牧唱》是写实风格的话,《下岭樵歌》则有着大写意的意味。幽谷之响与清猿之啸相对比,营造出山深岭峻的感觉。结语又应上“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视觉效果,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槐堂客宴》诗云:

    南柯郁云青,庭户荫遗芳。高堂多豫暇,爱此清昼长。

    熙熙集群彦,衎衎陶华觞。愿言念先德,永矢在弗忘。

    世居竹林村的王氏属三槐堂系世,村里原有一座三槐堂的建筑,是竹林王氏心目中的神圣之地,也是族中老少商讨宗族大事之地,更是日常聚众摆宴待客之地。宾客盈门,高朋满座,举觞畅饮,盛况空前。用“熙熙”形容人气鼎盛之状,用“衎衎”形容快乐酣饮之态,作者将“槐堂客宴”的盛况用诗化的语言加以再现。

    时序递嬗,旧梦难寻。竹林八景,遗踪难辨。而今,我们只能通过诗篇凭想象去复原旧时胜景。竹林,什么时候能铺展出一幅“新八景”画面?这值得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