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月石首如黄金

    项 杰   当年蔡澜主持的TVB节目“蔡澜叹名菜”,曾想请阿拉宁波老乡倪匡客串一下,并请他拟了一份宁波菜的菜单,结果倪匡列出了23道宁波佳肴,包括小芋艿燠鸡、蛎黄豆腐羹、猪油汤圆、干煎带鱼之类,当然那道压桌硬菜“雪菜烧黄鱼”必不可少。在这份菜单最后,倪匡还加了一句“若无海中自然生长黄鱼,不必考虑”。可见野生大黄鱼用雪里蕻咸齑“吊”出来的那点舌尖上的感觉,是其挥之不去的乡愁。  大黄鱼又名石首鱼、石头鱼。据《海味索隐》载:“黄鱼,谓之石首,脑中藏二白石子故名。”此石也叫耳石,是黄鱼体内的听觉器官,其硬如石,故云:“头中有石,如棋子”。耳石是区分野生还是养殖黄鱼的显著标志之一。正宗野生黄鱼,它的石子坚硬且莹白如玉,养殖的则软且泛黄。除了耳石,两者从体形、体色和嘴巴三方面来看区别也不少,如野生黄鱼体瘦且较狭长,肉细腻,体色呈金黄锃亮,嘴巴尖,鳍长而尖;而养殖黄鱼则体形扁胖,呈暗黄色,其头短而圆,鳍短而钝,看上去圆滚滚、肉嘟嘟,有些浮肿,简而言之,品相稍差。  黄鱼可分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类。芸芸海鲜之中,宁波人最爱吃黄鱼。宁波十大名菜中,以“大汤黄鱼”为首,即可见一斑。初春时节,正是大黄鱼大量上市的季节,此时起捕的黄鱼被称作“报春黄鱼”。因其肉鲜嫩,鳞金黄,故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说。清朝嘉庆进士、镇海人胡提曾作诗云:“罗罗海物胜园蔬,鲎酱螺羹入馔初。最喜年年三四月,沿街叫卖小黄鱼。”清朝余姚人邵嗣贤也曾作《咏黄鱼》一首:“四月石首鱼,出水如黄金。烹鱼盘餐美,东南第一琛。”可见,每年三四月份,阿拉宁波大黄鱼确实鲜美无比,绝对是本地菜的翘楚。正于此,初春以黄鱼入馔,引得众多文人雅士、饕餮之徒大快朵颐。  大黄鱼治馔有红烧、清蒸、做羹汤、面拖等菜式,就如倪匡先生所言的那般,雪菜大汤黄鱼是绝妙的般配,天造地设。其做法也不难,用逾斤重的大黄鱼,在鱼背上轻轻划几道口子,略微煎一下至两面稍微金黄,然后加姜酒焖烧,加水,再放入预先切好的雪里蕻咸齑和笋片再烧,爽脆味鲜。笋,宁波一年四季都有出产,但也得分时令,春天用春笋,夏天用鞭笋,秋天用雷笋,冬天就用冬笋,十分讲究。黄鱼加上雪里蕻的咸鲜和笋子的清鲜,三者融合“透骨新鲜”,体现了本地菜“鲜咸合一、荤素互烧、原汁原味”的特性。  大黄鱼也可晒成鱼鲞作为另一种食材烹饪。黄鱼鲞的制作方法由本地渔民代代相传:将鲜活黄鱼洗净,从肛门与臂鳍之背侧部,沿背脊骨剖至头部,成曲线弧形。取出内脏,将鱼平放在盐板上,让鳞背贴盐,再用盐20%-25%,均匀撒于肉面,用力自头部推向尾部,盐紧粘鱼肉,一层层叠入桶、缸或池内。鱼头沿桶壁,每层撒盐2%-3%,上层加封盐5%。三天后铺上竹帘、加压石块,使盐卤渗渍入鱼体。七天后取出用淡水洗去血、油等污物。掀起鳃盖,肉面朝下晒于竹帘上。竹帘离地,上下通风,半天翻晒一次,整成半月形。晒三到四天后即成黄鱼鲞,以肉色清白、体形圆整为佳,又称“白鲞”。“黄鱼鲞烤肉”可谓浙菜系中甬帮风味绝佳的菜肴,在诸多菜肴的衬托下,那可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压桌菜”。而以熟鸡脯肉与净黄鱼鲞肉配在一起烹调成一道“鸡白鲞汤”,所产生的复合之味,别具风格,品味之后,顿觉咸鲜香醇。  黄鱼全身都是宝,黄鱼的耳石是一味中药,鱼鳔更是珍贵,取出洗净晒干后成鱼胶,有滋补功能。以前宁波产妇做产时,必吃此物。另外它还是一味美食食材。以前,宁波人家吃年夜饭,一定不会少一个象征团圆的热气腾腾的“三鲜暖锅”,所配的各种食料蛮讲究的,除了蛋饺、肉丸、鱼丸、小青菜、墨鱼片、粉丝、油氽肉皮、年糕,黄鱼鳔必不可少,边煮边撩边吃,别有一番滋味。是非常有面子的一道佳肴,可惜如今再也吃不起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