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恢宏苍茫 浑厚朴拙

——王康乐山水画的笔墨意蕴

王康乐(1907-2006)现代海派山水画大家,籍贯浙江奉化。历任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协会员,黄宾虹研究会顾问。
王康乐《云山多姿 奔瀑生辉》
(方向前 供图)

    方向前           

    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王康乐作为二十世纪海派山水画重要代表,他努力变法,勇于革新,不断否定自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王康乐的山水画,被誉为“国画中的油画”,其晚年山水画,力图从传统山水画中挣脱出来,融入西洋画中的明暗,肌理厚重,吸收黄宾虹积墨法,画面浑厚朴拙,敦实而富有立体感,又从张大千处借鉴“泼墨泼彩法”,增强山水画的色彩感与丰富性,形成了气势磅礴、凝重敦厚、墨彩淋漓的现代山水画新境界。

    在王康乐的艺术生涯中,有三位老师对其影响巨大,他们都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响当当的名字:黄宾虹、张大千、郑午昌。王康乐继承了传统中国绘画的精华,从笔墨技法到章法构图,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据说,王康乐70岁时,临摹的黄宾虹的山水,瞒过了很多人的眼睛,几可乱真,令人称道。他一生都在不断学习探索中,到晚年也不废日课。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杭州举办《黄宾虹画展》,年已古稀的王康乐得知此事,居然携上小板凳,背上画板,足足用了几天时间,对画展作品进行临摹,并反复流连于画展,汲取营养。王康乐对山水画的变法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功夫上,他晚年所谓的“国画中的油画”的山水画,骨子里还是中国传统笔墨血统。

    衰年变法,从王康乐临摹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中,可见一斑。他曾用黄宾虹与张大千两人的笔法,各临写《长江万里图卷》。他在临写作品题跋中写道:“余尝临大千先生重彩长江万里图卷,兹仍袭其章法,用宾虹先生笔路写大江东去之景,两师重墨重彩之作,均有神骏脱羁之势,可以意想而难以效及,记之以表思慕。”王康乐先生就是如此不断实践,寻找变法创新的突破口,用新形式,彰显中国画传统之旧精神。

    我们不妨从中国画最传统的笔墨技法,来探究一番王康乐先生绘画语言的“新形式”。笔与墨在中国画中犹如人之骨骼和血肉,不能截然分开,它是相辅相成的。传统国画大多用线条来造型,而西方绘画常用明暗与透视方法表现形象的空间感和质感。在王康乐先生的山水画中,既有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同时又借鉴了西画中的明暗、透视技法。从传统层面上看,王康乐继承了恩师黄宾虹笔墨的精髓。黄宾虹作为近代传统绘画四大家之一,其绘画取法李流芳、程邃、髡残、弘仁等,同时兼容宋元各家,用笔作篆籀,凝重、遒劲,用笔随意但不随便,晚年因眼疾几乎“瞎画”,但笔墨技巧仍有章有法,其晚年之绘画具黑、重、厚之特点,有浑厚华滋之风。

    王康乐笔法与墨法互相融通,用笔厚实,笔法上以富有节奏变化的短线条为主,线条质感富含碑意,正好与厚重、浓彩之墨色相协调。王康乐先生早年学过西画,熟谙西画的色彩、透视及明暗关系,所以他的晚年山水把国画与西画有机融合,就显得十分自然和合理了。他善于用厚墨与色彩来进行造型,营造空间感和层次感,呈现山石的体积与变化,如画山石时,常采用“积墨法”“积彩法”,用点、泼、擦、染等技法,层层复加、堆砌,以此增加山石的厚重感、空间感甚至光感。王康乐借鉴了张大千的“泼彩法”,但其笔下的泼墨与泼彩已经不是张大千的模样了。

    一幅好的山水画,往往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打动欣赏者的内心。除了作品蕴藏的内涵,画面体现的气韵神采外,作品的构图取势也极为重要。山水作品之“势”,有横势、斜势、纵势等,复杂一点还有纵向“S”形、横向“S”形、“Z”字形、交叉型及其它们的组合。山水画章法布局,唯能“识势”,才能“取势”。王康乐山水画,在构图上,大多采用“全景式”。《云山多姿,奔瀑生辉》,为画家90岁时的用心之作。作品为纵向取势。由近至远,层层推进,描绘河山的壮美气势。同时,近景与远景交叠,近景中,有三个层次,树木、茅屋、流瀑、白云,隐约其间,郁郁葱葱,疏密相间,飞瀑与白云连绵一片,衬托出青山的空灵之气,云山的多姿多彩。画家抓住了山水画构图的要旨,主次分明,虚实相生。中国画要求画家在创作中强调主次,大胆取舍,突出画面的精彩之处,画面不能满,善留白,虚白处可以隐藏画家的感情、激发欣赏者的思绪,从而使画面更有生气。飞瀑是该件山水作品的灵魂和点睛之处,画家把飞瀑布置于画面的左侧,从画面上部直通画底,上部飞瀑与云相间,浑然一体,下部流瀑与绿树青山交融在一起,体现了山水画之“有水则灵”。此作既有西洋画的厚重,又有东方绘画的笔墨灵动,这样的审美理念与王康乐先生的绘画革新实践是一致的。

    王康乐先生是一位高寿画家。在近代中国画坛上,有三位重要的海派画家,均享年百岁以上,三人都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都在探索中国画中西结合之路,他们是朱屺瞻、刘海粟和王康乐。前两位声名显赫,王康乐相对就显得“低调”了。在如今的艺术市场中,王康乐作品的价值也被低估了。在南北各大拍卖行,王康乐作品偶有出现,但价格偏低,或许是藏家惜售的原因。2005年,其《山水十二开册页》在上海国拍以23.1万元成交;2011年朵云轩拍卖,其《山水十七开册页》以18.4万元落槌。目前一件四方尺王康乐山水作品,市场价值在5万元上下。

    在奉化溪口,当地政府建有“王康乐纪念馆”,以此来缅怀王康乐先生及其艺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