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潜回时间深处的探寻

——李舫《纸上乾坤》读后

    罗鹏飞

    雨果说:“哪里有思想,哪里就有威力。”展卷《纸上乾坤》,我心目中的李舫是敢于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撷取浪花的勇士,是凌空鸟瞰大地后专挑最高峰的攀登者,是在浩瀚宇宙中探微洞幽的睿智者。她的文章充满想象力和穿透力,时空转换运用自如。她将内心的感受沉淀下来,没有沉溺于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简单褒贬,而是潜回时间深处,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探寻偶然与必然、事理与情理。她对史料的把握和文学性的处理,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李舫是位女作家,但《纸上乾坤》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刚毅、坚硬、宏阔、深邃、冷峻之风格。全书22万字,分30篇正文,后有跋。文章结构独特,初读感觉句子、段落跨度很大,仔细研究,却发现文气贯通,逻辑清晰,形散神聚,须臾未离文章的“内核”。李舫写作高屋建瓴,拥有自己的文化立场、历史判断和批评精神,她高举理智的手术刀,在岁月残腐的躯体上,一点点地探寻,一丝丝地剥离。她以独特视角,用准确凝练、富有美感的语言,于山川地理、历史遗址、自然风物、历史名人中,展现思想的力量。

    《纸上乾坤》采取宏大的叙事手法,将中国特定的文化辉煌状态与同时期的世界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她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回眸与反思,对历代各界翘楚的生动描述,对文化现象切中肯綮的评述,展现了一个作家的才华与见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在《纸上乾坤》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如《苟利国家生死以》记述了70多年前的滇西战役,作者对中国远征军将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殉难烈士的深切缅怀力透纸背。同时也深刻反省到,国家积贫积弱,必然横遭列强欺凌,进而意识到民族团结是何等重要。《春秋时代的春与秋》描述了2500年前孔子与老子的那场轰轰烈烈的雄辩。孔子专注于文化典籍的整理与传承,一部《论语》有11705字;老子侧重于文化体系的创新和发展,一部《道德经》有5284字;两部经典既相互交锋又相互融合,激荡着中国文化延绵不绝。《大道兮低回》写大宋王朝命乖运舛,景德元年(1004年)全国发生大规模地震9次,又遭遇人事变故、外敌侵犯的多重困境,宋真宗历经天灾、人祸、兵燹的考验,审时度势,终于在这年的腊月打开了一个叫“澶渊之盟”的锦囊,从此,大宋王朝开始了养精蓄锐、潜心发展的进程。《千古斯文道场》写2300年前稷下学宫的流变。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都在稷山之侧,合力书写着叫作“社稷”的大书,他们开启了中华文化“百家争鸣”的源流。司马光在《稷下赋》中感叹: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叩敲的痕迹》反省了圆明园变废墟的成因。《春风一过天地宽》礼赞了表演艺术家李雪健的德艺双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书写了鲐背之年的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虽人生坎坷却一生钟情古典诗词研究。《我的家在山的那边》写的是给亿万人带来精神滋养的邓丽君,她一生坎坷颠沛,却视艺术如生命……

    第三辑里的8篇长文,是读者了解异国世界级大师的窗口。打开它,我们会看到大师们卓然不群的艺术风采和变幻莫测的生命历程。

    博尔赫斯在《阿莱夫》里曾阐发了这样一个意象:将一面砸碎的镜子的所有碎片拼合起来,会使整个镜面反映的时空倍增和扩散。读罢《纸上乾坤》,就能参悟博氏这句话的深刻程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