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2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卡比尔·汗:“我永远先看故事”

    易其洋       

    近几年,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到眼下正在热映的《巴霍巴利王2:终结》,印度电影在中国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怎么会这样?电影类型丰富、表现手法新颖、演员敬业投入、关注现实题材等等,无疑是重要原因。但近日读到《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导演卡比尔·汗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所说的一席话,我找到了另一个也许更为重要的原因。

    印度是全世界每年观影人次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全世界拥有电影银屏数量最多的国家。卡比尔·汗期待中印两国的导演人才能够联手拍一部“能把观众按在座位上的电影”。为此他说:“我永远先看故事,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故事之于电影的重要性,在卡比尔·汗心目中可见一斑。

    电影之好看,体现在诸多方面,但正如卡比尔·汗所言,故事好看当是第一位的。看看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影片”,哪一部不是因为讲了一个好故事,而在观众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使导演所要表达的“道理和意义”得以长存。这些年,印度电影不仅在中国内地影市屡创票房神话,也颠覆了国人对宝莱坞的认识,媒体惊呼:感受到了来自印度的一个个“朴实的好故事”的力量。

    朴实的好故事有力量,有好故事才有好电影。这样的道理,我想我们中国的导演不可能不懂得。但看看这些年我们拍的一些电影,年年攀高的票房与连连下滑的口碑之间的反差,不免感叹:中国导演讲故事的功夫,比之于我们的前辈,比之于当下的印度导演,差距不是一小截。

    一是没有好故事。好故事得有人写、有人编,得有超凡的才情,得付出足够的心血。但在急功近利赚快钱,似乎谁想做导演就能做导演的当下,对编剧、剧本的极度轻视,让一些电影像极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二是讲不好故事。有些电影,有成为好电影甚或经典的特质,却无奈留下了“两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之类的笑料。好故事要转化为好电影,需要精妙高超的叙事方式,而好多导演恰恰缺乏这样的能力,或者不愿在这方面花心思、下功夫。三是太想讲大道理,总是端着架子,就像小学生写作文喜欢“主题先行”,生怕观众看不懂自己的“深刻”,结果不是大繁至简,让戏剧性和故事张力在自然深缓的讲述中呈现,而是声嘶力竭地喊口号、贴标签、挠痒痒,或者故弄玄虚,把故事讲得晦涩难懂,令观众“烧脑”头疼。

    讲故事应该是电影导演的“基本功”,但我们的一些导演显然没有过关。原因当然很多,我以为,主要是不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不熟悉观众的所思所想,只是躲在资本筑起的圈子里,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如此,即便有了个好故事,讲起来也会像在讲别人的事,与观众隔着一层。

    看印度电影,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导演们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价值,随处可见摄像机对现实的描绘和针砭,通过大大小小的冲突,最终揭示的主题则是信仰、和平和爱。由于印度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坚守和介入,故事总能讲得圆润顺畅、一波三折不说,所蕴含和传递的“三观”极正,往往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这些年,中国的电影市场流金淌银,对金钱和权势的追逐与逢迎所导致的价值观混乱,不光让一些年轻演员、导演迷失了方向,也让一些本可大有作为的名演员、名导演失去了定力,丢掉了敬业精神和批判现实的勇气。

    市场越是全球化,故事越需本土化。这些年,我们学习构建美国好莱坞式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借鉴人家好的地方没错,但学习不是矮化和丢掉“自我”,更不能越学越丧气,没了文化自信。希望我们的电影工作者以印度电影为榜样,走出一条可与好莱坞、宝莱坞相媲美的“本土化叙事”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