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政治纵深·廉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小气”的纪委书记

施建尧(右一)在街道下辖的永丰村检查“三务”公开情况。

    个人名片:

    施建尧,199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余姚市环城区农机站、东北街道、泗门镇等部门(地区)工作。目前担任余姚市凤山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曾荣获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到一名纪工委书记,施建尧在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岗位上已工作15个年头,同事们都爱戏称他为“最小气”的纪委书记。

    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推迟半小时走,是他的“标签”。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在工作上更应该以身作则。上班准时不准时、是否经常迟到,点点滴滴都是工作作风的反映。”在施建尧的带头下,身边的工作人员迟到早退的少了,工作干劲更足了,工作面貌也更加积极向上。

    从没有请镇村(社)负责人吃过一顿饭,是他的“标签”。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施建尧从事十几年基层纪检工作最深的感悟。“除了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家里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他多次对身边同事说:“从事我们这项工作,想让我给大家多谋福利,我做不到。但我可以保证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工作,不犯或少犯错误。”

    拉关系、打招呼一律拒绝,是他的“标签”。

    近5年来,施建尧经手办理过的违纪问责案件超过60件,其中不乏涉及一些朋友和熟人。他说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严格自律,还要坚持原则。5年中,他根据掌握的线索明察暗访,没有一起拖而不办的案件。虽然办理的大多是些普通案件,却达到了“办案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用身边鲜活的案例对基层党员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秉公执纪,绝不徇私,有人私底下说他“太板”,不近人情,但一些信访举报人却亲切地称他为“老大哥”。施建尧看到一位举报人生活困难,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帮着解决她家里的实际困难,用真心感化,化解矛盾。

    近5年来,他成功调处涉纪信访40余件次,妥善解决了许多事关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严格自律、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按规办事、当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推动者。十几年来,施建尧用坦荡踏实诠释了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可贵品质。

    (董小芳 沈媛仪 李平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