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师傅在做秤。(余建文 摄) |
本报记者 余建文 杆秤是人类衡器发展历史中最悠久的一种。考古发现表明,在湖南出土的公元前700年楚墓中,就有了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流传了数千年的手工杆秤走到了“生命终点”。“我可能是最后一代制秤匠了。”年已古稀的寿大钱老人感叹道。 寿师傅的制秤铺开在余姚梁弄老街上,铺子不足10平方米,墙上挂着成排长短不一的杆秤,木制的工作台刻满岁月的痕迹,摆放着各种制秤工具。寿师傅戴上眼镜,用十字型的钻头在秤杆上钻钮孔。 “杆秤要用硬木来做,密度高,还不容易变形,像这种黑色的乌木就比较好。”说起杆秤,寿师傅如数家珍。寿师傅的制秤手艺是跟叔叔学的,不到20岁就出师谋生了。中间他干别的行当,断过一阵。20多年前,寿大钱重拾手艺,开起制秤铺。 从划线、计量设计、打孔、包铝皮,到打钮、校秤花、钻眼、打磨等,制作一杆手工秤,要经过10多道繁复的工序,花上半天功夫才能完成。“做秤不仅是门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需要耐心和细心,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寿大钱说。 小铺里陈列的杆秤,日常用得最多的有半米长,能称一二十公斤分量。其中最大的一杆秤,秤杆有一人来长,手腕粗细,两头用铜片包裹,挂上精钢制成的钩子,气势不凡。寿师傅说,这杆秤能称200来公斤分量,以前农村里用来称毛竹或猪、羊,“可惜做好几年了,没人来买”。 制秤不仅是手艺活,更是良心活。有公平的心,才能做出精准的秤。寿师傅说,如果铜皮或铝皮包得松一点,前后会稍许滑动,秤就不准了。以前碰到过有客户愿出高价定制有“猫腻”的秤,“我坚决不做,这是我们做秤人的底线”。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集市的兴旺,手工秤一度很受欢迎。但现在,小铺子鲜有客人光顾,一杆一尺多长的秤,售价不过二三十元,一年卖不出几把。老话说:“不识秤花,难以当家。”如今年轻一代能识秤花的,少之又少。寿大钱叹气道,连街上卖菜的流动摊贩都用上了电子秤,“木杆秤没人要用,已被时代淘汰了”。 近年来,为了留住这门老手艺,余姚市有关部门将寿师傅的手工杆秤制作技艺列为该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指着新做的一大把杆秤说,这是一所学校订的,在手工课上教学生如何使用秤。即便如此,手工杆秤还是在快速淡出人们的生活。几年前,梁弄镇上还有两名制秤匠,现在就剩寿大钱一人了。寿师傅说,他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小铺子开不了多长时间。虽说儿子继承了他的制秤手艺,“但靠做秤,连糊口都成问题”。手工制秤这门古老的技艺,将随着杆秤的消失而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