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劫持》 [美]玛丽·K·斯温格尔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5月 |
|
《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 王芳 著 东方出版社 二○一八年六月 著名主持人、畅销书作家王芳独创50个提高孩子情商的实用方法。作者从千万个家庭教育个案中总结出培养儿童情商的系统解决方案,书中充满了各种来源于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小故事,让孩子能够在自主阅读和轻松互动中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 |
|
《儿童拖延心理学》 燕子 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 二○一八年四月 喜欢赖床,生活作息没规律?作业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写?吃饭时不专心,喜欢边吃边玩?浪费时间,没有守时观念?迷恋游戏和电子产品不能自拔?这是大人眼中孩子的“拖延症”。其实,孩子的拖延不是天生的,每一个拖延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原因。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
朱晨凯 《劫持》是一本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的科普读物,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博士、主攻青少年儿童群体的精神治疗师玛丽·K·斯温格尔。作者根据自己20年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数字设备及让人“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从神经认知科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证明了数字媒介与大脑和人类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手机等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劫持或操控,并给出了自己作为从业医师的建议,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 本书有三大亮点:一是从科学角度探索数字设备对大脑的影响。作者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论证自己的“技术威胁论”,并以专门的章节提供知识基础和相应数据。这种“科学权威”性质的批判,在目前“崇尚技术”的社会环境中,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不一样的视角,引人深思;二是作者对于数字媒介技术的反对态度十分坚决。尽管在书中的批评往往留有余地,但对于儿童过早接触数字媒介这一现象,作者是激烈批评的。本书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以游戏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网络黑洞”如何损害了青少年儿童的正常成长发育,对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和数字设备,立场十分鲜明;三是书中内容很有普遍性,十分适合中国家长和教育从业者阅读。作者通过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分析,大量内容针对青少年儿童网瘾、手机瘾的现象,剖析了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及背后形成的社交网络,很符合目前中国人“手机不离手”的情况。 此外,书中还围绕“数字媒介成瘾”这一主题,讨论了数字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手机或平板电脑究竟是解放了家长还是禁锢了儿童、游戏与社交网络是不是导致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数字一代”等问题,并附上这些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帮助与指引途径。 【精彩书摘】 ■数字时代的黑暗面正在显露 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已嵌入了全球文化之中,创造出了一种数字文化: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欢迎,少数人对此表示反对,人们都受此影响。当然它带来了非常多的进步,然而数十年之后,我们同样也看到了非常多的负面影响。数字时代的黑暗面正在显露出来。 数字媒介的负面影响正在扩大。大多数人要么没有看见,要么装作没有看见,全然被动地接受了它们——教育机构、商界、父母、夫妇等,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不对。我们要搞清楚应该接受哪些,应该拒绝哪些,以及应该认真严肃地对待哪些。问题在于,之前这样的讨论往往会变成某种代际争吵——老一代会抱怨新一代愚蠢、粗鲁,整日沉迷于数字设备,宅在家里,逃避现实的人际关系;而新一代人,就像他们的父辈在很多年前做的那样,认为前数字时代的老人无知、守旧、自大、不尊重隐私、观点过时,应该放下架子跟上潮流。不过这些争吵都是徒劳的。 如果我们总是坚持这种基于代沟和地位的讨论,那我们就有可能忽略真正的重点:我们的行为以及相应的大脑功能,都在经历微妙或者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毫无疑问将改变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接下来的这代人,我们应该睁开眼睛,仔细观察,监测变化,获取新知,在这个全新的、美妙的、被数字媒介改变的世界中,找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希望成为什么。 ■数字时代对大脑造成了什么影响 简单的回答是我们的大脑正在加速,但不是那种有益的加速。虽然我们对数字时代的神经生理反应或者说功能性适应性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兴奋程度,但糟糕后果也随之而来。是什么样的糟糕后果呢?简而言之,高兴奋度会导致自我安静的能力下降。提高兴奋程度更进一步会导致自我刺激和自我娱乐的能力下降。这包括观察、整合信息和创造性能力降低。 总的来说,我们保持精神集中、保持冷静、仔细观察、认真沉思和产生新想法的能力降低了——很多20岁以下的年轻人觉得这些都是空虚和无聊的东西。如果没有刺激,我们会觉得烦躁不安。我们需要有事可做,有东西可看。我们现在难以安静下来,难以达到放松、满足的状态,难以享受一夜好眠。 这样的影响十分广泛。从生理和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大脑状态的改变会影响学习、社交、娱乐、陪伴、养育和创造这一系列的能力——形成社会和文化的几乎所有要素。之前调节情绪和行为的神经生理过程正在失调,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大规模的行为、生理以及文化转变。将这些放在失调或者病理学的图谱中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对数字媒介的超量使用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情绪失调(包括焦虑、抑郁和愤怒管理)、其他成瘾症状和各种强迫症都有非常明确的关系。 ■以汽车为例,别对这种“劫持”习以为常 在20世纪中叶,汽车被宣传为一种让人脱离喧嚣城市、住在负担得起的郊区住宅的理想工具。这种新的私人交通方式成为美国梦的表现形式:一幅诗意的画面,表现了安静的社区景象,孩子在街道上玩耍,广阔的后院里刚刚洗干净的衣物在微风中飘荡。但还不到30年,美梦就慢慢变成了噩梦。郊区生活变成了上下班单程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一天3小时、一周15小时——原本实现梦想的手段反倒让人牺牲了更多时间。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已对这样的时间浪费习以为常。我们习惯了远离朋友、家人,以及个人空闲时间变得更少的现状。接送孩子上下学,送孩子参加足球训练,以及与孩子一起玩耍要开车开得越来越远已变得司空见惯。儿童现在不在一起玩的原因之一就是同龄人都住得太远了。 这一切还有更深远的影响:损失在通勤上的时间逼迫我们不得不购买和消费快餐、速冻食品和罐头(全都是加工好即时可吃的东西),因为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能够花在烹饪上,更别提一起吃顿饭了。核心家庭对两辆车的需求也导致了人们债务的增加和财政的紧张,人们需要工作更长时间才能负担得起生活。悠闲地开车上班,星期天下午出去兜风,这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与汽车一样,数字媒介的恩赐变成了诅咒。我们一开始所欢迎的随时随地互联现在入侵了生活中的所有空间。我们处于永远“待命”的状态:同事、父母、配偶、子女,我们必须(同时)扮演所有角色。我们中的很多人,已无法或者不能从这种“便利”和喧嚣中脱身了。 ■如何和那些“独特”的孩子交流 有一部分问题在于,孩子本身就是让成人过度兴奋和有较高压力的原因。由于“压力大”,于是我们变得更加不宽容,更难接受孩子的自然行为。于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就跟成人一样,有不同的性格。 一些活泼的孩子,如果你不跟他交流,他就会四处乱跑,局促不安,到处找东西,到处摸,穿鞋,脱鞋。总的来说,就是在没有其他刺激或者在一个“没意思”的环境下自己找点事情做。在活泼的孩子之外,还有一类孩子我称为好动的孩子:他们就是得动。限制这些孩子动,对他们来说就跟疼痛差不多;不让他们动,那就是摧残。这并不一定是多动症,这不过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个体的缩小版,他们日后会有很大的运动和创新的潜力。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活力,使之符合年龄和社交礼仪。有些人会说这算是“长大后就摆脱了多动症”。 从我的专业观点来看,我们并没有摆脱任何事,这只不过是长大了、脱离了孩子气的活力的表现。孩子好动,对很多保守的机构和很多压力大或者工作过度的成人来说,不过是很烦人的事,仅此而已!这不是新鲜事物:在很多文化、很多代人中,甚至很早的历史时期,我们总有工具来让这些好动的人释放他们的能量。在阿拉伯大部分区域,波斯的一部分地方,还有南欧,用指环;在希腊,用可以扭的鱼挂件;在很多亚洲和欧洲的文化中,用念珠;天主教用念珠串,其他宗教也有类似的东西。你不可能让人念几小时经,不给他们任何使其静默的仪式或者类似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