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声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在中国戏曲中,人物形象通常借助直观的“面相”来呈现。演员一登台亮相,观众马上就能分辨角色的善恶、忠奸。 识人是门大学问,形象可谓首道“关”。晚清名臣曾国藩所著《冰鉴》一书,从“神骨”“刚柔”“容貌”“情态”“须眉”“声音”和“气色”等七个方面,完整论述了识人之法。现实生活中,我们了解一个人,其外在形象是重要一“关”,由此判断得出的结论,就是常说的“第一印象”。以貌取人固然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但古人所言“相由心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其实是学识、德行、品味、喜好等内在修养的综合反映。更大范围看,鲜活的个体形象,还影响着人们对特定群体形象的评价、看法和判断。故此,社会各行各业无不重视职业形象的培育和塑造。如医疗系统要求医护人员有“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职业形象,教育系统要求教师有“为人师表、甘当人梯”的职业形象,党政机关要求公务人员有“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的形象,等等。 对企业而言,形象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为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有的企业请名人代言,在电视黄金时段打广告,不惜重金进行形象包装和营销。文化产业方面,为迎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很多影视作品也打“形象牌”,如请一些有颜值、人气高的演员来撑门面,以提高收视率。 城市也有形象问题,而且城市形象对地方发展至关重要。城市历史文化挖掘、地标性建筑打造、城市门户区改造,绿化提升、核心地带景观灯设置,这些都是为了展示城市形象。软实力方面,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治理能力和文明水平提升,都决定着城市的形象。前些年,很多地方搞城市精神提炼,也是为了让外界更直观地了解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形象”本是中性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形象一般是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可见,它无所谓对与错、褒和贬。讲究形象、注重形象,适当展示形象、推广形象,无可厚非,但凡事皆有度。 上世纪末,有个家喻户晓的名酒品牌,曾夺得过央视广告“标王”,广告做得铺天盖地,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直线上升。可火了一阵子后,由于产品工艺和生产能力跟不上,没多久就垮掉了,现在知道这个品牌的人已不多了。有名无实,注定走不远。再如,一些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适当兼顾工程形象,这很正常。但如果脱离实际、滥用职权,为政绩搞劳民伤财、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就会遭到诟病。 谈形象,不得不提“公仆”形象。在公众眼里,通常他们的形象就代表了党和国家的形象。习近平同志多次告诫,领导干部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四有”,实际都包含了形象要求。近年来有一种“两面人”现象,说的是有些官员善于伪装,人前人后、台上台下、对上对下两副“面孔”、两种形象。精心包装出的“伪形象”,在一定时间内的确可以骗过一些人,但“狐狸尾巴”终究要露出来。不信?且看那些落马的贪官,“演技”再高,也会被“打虎重拳”砸出原形。 西谚有云,“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可见,无论什么行业、什么职业,要想提升形象美誉度,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将行为与美德结合起来。否则弄虚作假,表里不一,只会生出种种的假象、怪象、乱象、丑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