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0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见戏曲影视化的小高潮

电影《天仙配》剧照 (资料图片)

    冷 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戏曲电影的黄金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在今天看来艺术水准依然很高的电影作品:如京剧的《荒山泪》《群英会》《望江亭》;越剧的《梁祝》《红楼梦》;昆曲的《十五贯》;黄梅戏的《天仙配》……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电视机开始在中国家庭普及,催生了一批新的戏曲艺术片,且不乏精品。然而新世纪之后,随着娱乐产业的丰富化,民众的文化生活有了更多元的选择,传统戏曲日渐式微,观众群也不断缩小。为此,不少专业人士提出:要改变现状,急需进行戏曲改革。同时,将戏曲和电视电影再度紧密结合也不失为一帖良方。

    黑格尔说:“艺术作品之所以创作出来,不是为着一些渊博的学者,为的是一般听众,他们须不用寻求广博知识,就可以直接了解它,欣赏它。”此话点明了戏曲受众的主体还是广大人民的实质。然而要让更多人真心喜欢上华夏戏曲,现在的确遇到了一个瓶颈。戏曲并非只要一和影视剧等现代传媒结合就能万事大吉。这里不妨插入一则小笑话:大作家萧伯纳曾经收到过一封来自一位美丽舞蹈家的信件,信中写道,如果我俩结婚,生下的孩子脑袋像你,面孔像我,那是多么完美啊。萧伯纳回信说:要是这个孩子脑袋像你而面孔像我,那岂不是糟糕透顶?戏曲和影视剧的关系也极有可能走向这两种极端。

    戏曲影视曾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艺术环境,诸如百姓对电视媒介刚出现时的好奇,诸如当时一大批顶尖艺术家正处于创作的巅峰期,不仅表演、唱腔已臻化境,整个舞美、编剧、导演的团队也极其成熟。而当下,尽管技术性的硬件设施质量大幅提高,但从真正决定艺术水准的“人”的元素整体来看却不容乐观。若演员唱腔平平,念白草草,表演一般,把它们搬上影视荧屏,再怎么个花团锦簇,观众也未必买账。

    戏曲,是在农耕文明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式样,世易时移,应时而变也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完全为了迎合时代,而去除这个艺术种类标志性的东西,改编必须找到它与影视剧的最佳嫁接点。诚如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爱弥尔·左拉所言:“剧坛一向是墨守成规的最后堡垒。”作为舞台艺术,每一种戏曲有其程式化的特征,带有中国美学中特有的虚拟性和写意性。可一旦到了镜头面前,导演往往要求通过对生活原生态的模拟来表现剧情。你再不能马鞭一挥就表示走过了千山万水,水袖一卷就意味着此地波浪滔天。将军征战前要做的一些“起霸”动作要省略,戏曲结构中同一唱段在不同场景中重复演唱的情况也不允许出现。也就是说,如此一来戏曲艺术中最精华的美学原则会变得支离破碎。有鉴于此,有人认为:哪怕是多机位拍摄,多镜头诠释,影视化的戏曲,也有“四不像”的嫌疑。另据笔者观察,把戏曲搬上影视荧屏,背后缺少一支强大的专业戏曲团队参与、支持,或许也是影响戏曲影视剧质量的一大原因。

    当下,似乎又掀起了一股戏曲影视化的小高潮。作为国家艺术工程,不少经典剧目被陆续拍成电影。如《谢瑶环》《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等等。听说连王家卫导演也有意拍摄京剧名作《锁麟囊》了。然而名演名导强强联手真的能生产出佳作来?我看不一定。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要想继续生存发展,还是得“多条腿走路”,要在剧场里求生存,影视上求创新,网络上求普及,重中之重是要有“角儿”——戏曲自始至终就是“角儿”的艺术,没有好演员,无论如何吸引不了观众。笔者始终相信:民族戏曲文化乃国之瑰宝,里面渗透了非常高雅高尚的艺术内涵,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它依然会有风华再现的一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