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1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未来的改革 仍应继续坚持市场取向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在《人民政协报》刊文指出:四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奇迹,是市场取向改革的胜利。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局面和新思考,仍然要在市场取向改革的大背景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塑造政府和市场在各自领域中“双强”的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逻辑,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精神的提炼,可以概括为三点: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民间、市场、企业家、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全体中国人民投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创业的热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发展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否定自己,纠正改革开放的偏差,不断地给自己加压。

    未来的改革,坚持的仍然是市场取向的改革。未来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过去我们一直侧重于纵向治理体系改革,现在需要高度重视横向治理体系改革。过去改革的放权让利,都是沿着中央给下属部门放权,沿着中央部门给地方部门放权,一个是条条放权,一个是块块放权。这些改革都是必需的,但是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真正延伸到社会主体和民间,增加横向放权,就是把大量的社会权利分散到市场、企业、企业家、家庭、个人这些主体上去。

    警惕“抢人大战”的

    负面溢出效应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谭永生研究员在光明网刊文指出:近一年多来,全国已有30多个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发布了人才吸引政策,被媒体称为“抢人大战”。“抢人大战”的出现说明各地开始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是对以往“重物轻人”型城市发展观念的调整。

    但与此同时,在发动“抢人大战”的城市里,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溢出效应,需要加以重视和规避:一是简单粗放地引人政策波及房地产市场,抵消国家房地产调控成效;二是政策过于同质化,出现引才引智的零效益;三是政策频繁“打补丁”,诱发政府的信任危机;四是“抢人大战”滋生“户口空挂”问题,增加城市社会治理难度;五是“抢人大战”滋生“政策绑架”问题,降低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为此,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地方引才引智工作进行规范和引导,并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配置进行有度的宏观调控:既要因城施策,更要精准引进;既要积极而为,更要量力而行;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既要做大增量,更要盘活存量;既要服务本地,更要服从国家战略。

    “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在《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使旧的发展动能减弱,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此背景下,需通过“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政府应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增量崛起”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要“无中生有”,发展本地区没有的新兴产业、新商业模式、新产业形态。要培育根植性强的本地企业,既可以是本地既有企业投资新兴领域、创业企业的成长,也可以是从外地引进先进技术在本地转化或者吸引本地区成功企业家回乡投资、创业。“无中生有”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地方实际超前发展,新的相关产业仍然需要立足于地方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等条件。

    “存量变革”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有中生新”,实现本地既有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发展效率、优化发展质量:第一,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给新动能腾挪出更大的市场、资本、土地和生态空间;第二,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品牌影响力、技术含量、附加价值和产品(服务)与市场的匹配程度,实现从低端到高端、从粗放到高效的转型;第三,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第四,重视新市场的开拓,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