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今天的菜不错啊,红烧肉、苦瓜煎蛋、油焖茄子,一荤两素才10元。”24日中午11时,鄞州区东胜街道东胜大食堂已是一派热闹景象,30张方桌坐得满满当当。很难想象,半年前,辖区的老人还面临吃饭难题,有的行动不便长期咸菜拌饭、青菜煮挂面,直到周末儿女探望时才能改善伙食(7月25日《宁波日报》)。 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能够进入养老院养老自然是不少人优先考虑的选择。可是,福利型养老院由于床位紧张,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排队等待,年迈的老人等不起;商业化养老由于高额的入住费用,不是一般的退休老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从目前来说,限于政府的财力,还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开办养老机构。因此,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生活起居等方面的服务,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比如,武汉市的养老格局是“9055”,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5%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5%的老人在社会机构养老。 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来说,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丝毫马虎不得。尤其是高龄老人,年老体衰,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非常需要有人帮助解决“买汏烧”的问题。东胜大食堂满足了有助餐需求老年人的基本要求,是助力居家养老的暖心之举。一荤两素加米饭只卖10元,对老年人食堂来说,不亏本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经费、税收、食堂用房、人员安排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甚至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一些成功经验。例如,可以鼓励餐饮企业、民营机构等主体多元化投资经营老年人食堂,开展老年人配餐送餐服务。待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考虑建设“中央厨房+社区配送”体系,利用社区闲置地方建立规模较大的中央厨房,由营养师制定食谱,进行统一采购、加工、配送。 普及老年人食堂,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保障、口味合适、价格实惠的餐饮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是搞好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养老的前提。东胜大食堂适应了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应该成为社会化养老的标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