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7月2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政党,值得欣赏和尊重”

彼得和其在贵州援建的希望小学孩子们的合影。(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乐科奇

    【人物名片】

    彼得·汉斯丹,宁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宁波市荣誉市民,浙江省外国专家西湖友谊奖获得者。

    【人物感言】

    “一颗种子埋在土地,只有播种到对的地方,才会开出美丽的向阳花。”

    1993年,28岁的彼得·汉斯丹跟着广交会上结识的“Ningbonese”(甬商),第一次来到宁波。一开始只想呆上两年;不想,一年又一年,一晃就是25个年头。

    “中国共产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带领十多亿人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很了不起!”彼得说得很诚恳,“这个政党,足以让我这个理性务实的德国人,由衷地欣赏和尊重。”

    时间回到上个世纪末,那时北仑改革开放的步子才刚刚迈开。虽说坐拥令人歆羡的北仑港和海岸线,但要完成从昔日的滩涂地到现代化城市的转型,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辛苦的打磨。

    在成片的水稻田中央,彼得租了几个临时的标准厂房,开始从事木质玩具贸易和加工,成了当地最早引进的纯外资企业之一。

    “这里有临近港口的优势,人力成本也低,但和德国相比,这里的员工缺乏有效的培训,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难以达到欧洲标准。”刚开始的那几年,年轻的企业就跟年轻的彼得一样,有些“水土不服”。

    昨天还在田里劳作的农民,第二天就要到厂里成为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缺乏前期培训,缺乏品质理念,缺乏有效沟通,缺乏相互理解——对于彼得和他的德国团队来说,矛盾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就在这时,企业里的共产党员站了出来,默默开始行动,他们围绕企业经营发展,带头加班加点抓好生产任务,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这也让一开始对中国共产党不甚了解的彼得,渐渐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魅力值。

    彼得的第一任助理和翻译“赵姐”赵凤琴,是一名上世纪8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她一方面住在企业里,给予彼得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帮助,架起外方和中方协调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利用业余时间定期组织党员开会学习,引导党员们立足岗位充分发挥正能量。

    发起节能环保行动,收集边角料,节省电水气,节约用纸,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浪费;自掏腰包慰问一线员工,为放暑假的员工子女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减少员工的后顾之忧;免费帮助车间员工进行英语补习和制图、绘图等软件培训,帮助他们自我提升、提高素质……

    2002年,怡人有了自己的党支部,这也是北仑第一个在外企成立的党支部。在党员职工的带动下,员工之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着公司呈现更加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我也是先进分子,可不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赵姐的影响下,彼得渐渐放下了成见,愿意向中国共产党靠拢。同时,他主动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方便党员开展活动、进行学习。

    “在我们企业,很多共产党员是有着15年以上工龄的老员工,不少人还进入了企业的管理层,他们很有影响力,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彼得说,为了企业发展大家站在一条战线上,自己会主动听取党员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想法。

    如今的怡人,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木制玩具公司之一,在全球15个国家设立分公司,产品行销60多个国家。曾经那个二十来岁只会说德文的青年,已成为会说5国语言的“空中飞人”——不仅是名“中国通”,更是一名“世界人”。

    “二十多年前刚到宁波的时候,当地政府跟我描绘的蓝图,我以为能做到一半就很好了;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发展远比当初计划的还要快,甚至达成200%的效果。在中国,你没法准确地给出规划,因为她发展得实在太快了。”彼得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的彼得,开始将时间更多地花在公益上,北仑当地大大小小的党建活动上,活跃着他的身影。去年,公司在北仑慈善总会设立了500万元的慈善基金,计划在未来十年,为当地乃至全国儿童提供更多的公益慈善援助。

    采访快结束时,彼得满脸笑容地从随身携带的皮夹里,掏出了一张类似身份证的特殊卡片,上书“宁波市荣誉市民”几个汉字——这是宁波给予关心、支持宁波建设和发展人士的最高殊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