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时占道证”变堵为疏实现多方共赢

    杨朝清

    “从今天起,再也没有负罪感了,可以踏实合法卖热干面了。”近日,万慧荣和丈夫在象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领取了“食品摊贩临时占道证”。按照合理规划、疏堵结合、规范便民、长效治理的工作原则,象山城管设立了一批食品摊经营点,首批共设置早餐摊40个、夜宵摊75个(8月22日《宁波晚报》)。

    不论是“橘子地图”,还是“擦鞋亭”,抑或“食品摊贩临时占道证”,努力寻找不同利益群体间最大的“价值公约数”,城管部门的脚步从未停歇。对于喜欢吃、讲究吃的中国人来说,不少路边摊贩的市井烟火之中,有着不可辜负的美食;用制度善意来包容食品摊贩,城管部门的治理创新,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格调与温情。

    对于那些缺乏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的食品摊贩来说,占道经营能减少许多开支,为他们谋生乃至融入城市提供了一条渠道。对于消费者而言,占道经营的食品摊贩尽管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出行不便和环境破坏,却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好处——距离更近、价格更低的食品,也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便民、利民。

    食品摊贩占道经营如果完全任由摊贩自弹自唱,不可避免地会给公共秩序和城市环境带来损伤。城管与食品摊贩之间的“猫鼠游戏”,说到底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摩擦与冲突。实际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并非天然的对立关系,只要找到契合点,二者是可以实现有机统一的。

    从摊点位置的设置到摊点经营资格的审查,再到摊点经营行为的规范,张弛有度、刚柔并济的“食品摊贩临时占道证”,既兼顾了食品摊贩的利益和市民的需要,公共部门也做到了“守土有责”。“食品摊贩临时占道证”在给流动摊贩“去污名”的同时,也给食品摊贩戴上了“紧箍”,赋权的同时也在给食品摊贩“立规矩”。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不仅要为精英们提供价值实现的舞台,也要给那些普通劳动者提供只要努力就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机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食品摊贩,需要更多的制度护佑与人文关怀。“食品摊贩临时占道证”为流动摊贩的身份正名,让他们不再因为 “城管来了”提心吊胆,让他们对城市更有安全感、归属感与认同感。

    一个文明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有秩序的城市;一个善待普通人的城市,才会更有人情味、更有温度。同样的制度规范,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柔软、更加人性化,“变堵为疏”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在公共规则与摊贩利益、市民需求之间寻找契合点,“食品摊贩临时占道证”不仅有效解决了“占道经营”顽疾,还将其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治理轨道,实现了“美美与共”,值得点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