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破解“临终关怀”面临的困境

    朱晨凯

    8月29日,浙江省首个社区临终关怀病房——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中心挂牌成立。在这里,医护人员将陪同患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8月30日《宁波日报》)。

    临终关怀也称作安宁疗护,是指对濒临死亡的老年患者给予亲切的抚慰、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助其安然故去。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临终关怀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而之前宁波仅余姚人民医院开设了临终病房,设有22个床位,宁波市区各大公立医院没有临终病房。面对日益增长的临终关怀需求,这方面我们显然做得不够。

    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空巢老人”“失独老人”日益增多,医疗体系也需要转型,多提供像临终关怀这样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临终关怀服务供不应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临终关怀服务还没有真正获得与日常医疗行为相平等的地位。作为医疗服务,临终关怀不以治疗为主,产生的人工护理费标准不是很清晰,也暂未纳入医保体系,患者无法报销相关费用。对医院来说,临终关怀成本较大,缺乏扩大临终关怀覆盖面的积极性。种种原因,致使大多数老年患者目前无法享受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并非技术难题造成的,更关键的是观念问题。目前的医疗投入,无论是来自国家财政的公共医疗投入,还是来自患者的个人投入,更重视“治病”“恢复健康”环节。临终关怀属于“服务体验”环节,要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政府层面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更多医疗机构提供这项服务;也需要医疗行业具备更多服务意识,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更需要社会各界对临终关怀有更多认可和支持,确立起这样的意识:医疗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人们恢复健康,也应是帮助人们快乐、祥和、无痛苦地走完一生。尊重死亡就是尊重自己,对于那些无法治愈的临终病人,让他们更体面、更有尊严地离开,是公共医疗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