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与村民一起做馒头。(余建文 摄) |
走进奉化的黄贤村,绿意成涛,民风淳朴。碰到饭点,主人必定会端上一大盘热腾腾的馒头,只只表皮亮滑,上盖红戳。轻轻掰开,入口松软,馅料甜而不腻,堪称美味。这时,主人必自豪地介绍:“阿拉这里的馒头啊,鼎鼎有名。日本的馒头就是从黄贤传过去的。”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李 琼 因为馒头,滨海小村黄贤与日本结下了一段600多年的渊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著名《咏梅》诗的作者、北宋诗人林逋就是奉化黄贤人。元朝时,日本僧人龙山德见到中国游历,并在天童寺学经研法,与林逋的第七代后裔林净因交往密切。1350年,龙山禅师回国,林净因跟随他,也坐船东渡到了日本。当时,日本人还不懂面粉发酵的方法,所吃的点心多是一种既硬又脆的米饼。林净因参考中国馒头的手艺,加入适合日本人口味的馅料,并在馒头上描上“林”字,广为销售,不仅得到僧侣和贵族的好评,日本天皇尝后也大为赞赏,还赐给他一名宫女为妻。按现在的说法,“林记”馒头一下成了“网红”。 林净因的后代继承了制作馒头的手艺,陆续开了几家分店,后为躲避战乱,改姓“盐濑”。“当年林净因在结婚时,制作了大量红白两色的馒头作为喜庆礼物送给宾客。如今,日本人在结婚或办其他喜事时,保留了这一赠送红白馒头的习俗。”黄贤村的老人告诉笔者。 据资料记载,林净因的一位后代还到中国宫廷学习点心制作技巧,学成回日本后,在东京重新开馒头店,店号为“盐濑”,被授予“日本第一番本馒头所林氏盐濑”的招牌。 在很长一段时间,林氏盐濑馒头都是日本皇室的“御用点心”,并在日本民间流传开来,时至今日,已是传承600多年的“老字号”了。2008年,日本林氏馒头第34代传人川岛英子一行,还专程到黄贤寻根。 今天,在日本京都,有条街叫作馒头街,还有一栋“盐濑大楼”。在日本奈良,街头有馒头林神社碑,汉国神社里还有林神殿。每年4月19日,神社里会举办馒头节,来自日本各地的点心商会捐献红白馒头,免费向大众分发,以纪念将馒头传入日本的宁波人林净因。 而在黄贤,做馒头的习俗已沿袭千年,家家户户都会做,“小小的馒头,折射出一段中日文化交流史,这是黄贤的骄傲”,奉化裘村镇宣传工作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黄贤森林公园里专门设有馒头馆和传承馆,传播发糕馒头的制作手艺。游客在景区里可以一边做馒头,一边听村民讲述黄贤馒头东渡日本的故事。 从2014年开始,裘村镇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馒头节,推出供天祭地、祭庙神、开盖献馒等一系列活动,邀请游客品尝乡村美食,展示“山海裘村、休闲胜地”的魅力。今年10月,新一届馒头节又将拉开大幕,为市民奉上一场美食美景的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