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沙文汉从废墟中找回的小女儿阿贝童年照。
②沙文汉给沙孟海的信原件。 |
|
③沙孟海上世纪80年代重抄沙文汉的《题阿贝小照》词。 |
|
④沙孟海保存了60年的陈修良(陈逸)的书法作品。 |
|
⑤沙文汉1949年在杭州观梅,随手画了一幅梅花图,沙孟海写上题记并予收藏。(王泰栋 供图) |
王泰栋 几个月前,为传承沙孟海先生的学术精神,打造鄞州文化名人品牌,鄞州区举办了“第二届沙孟海学术研讨会”。我于书法是外行,但对沙孟海与其兄弟、学生的书法情缘点滴逸事略有所知,还保留了一些真迹。 为弟子陈修良保留了60多年字迹 陈修良1907年出生于宁波,是大革命时期就入党的老布尔什维克。她也是沙孟海先生三弟沙文汉的妻子。 1925年,陈修良在竹洲女子师范读书,因为沙孟海是蔡姓同学家庭教师的关系,陈修良遂拜沙孟海为书法老师。陈修良当时18岁,一心学习书法,颇得沙孟海赏识。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江浙区委张秋人到宁波宣传领导五卅运动,陈修良和裘古怀(四中学生)、沙文汉(宁波甲种商业学校学生),积极投入五卅运动,陈修良遭到学校开除,决心弃文参加革命,她给老师说了一句:“书法是雕虫小技,不能救国,我要参加革命去了。”沙孟海由此还写了答陈逸书(陈逸是陈修良当时的名字),被收入1926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当代名人尺牍》。 陈修良为答谢师恩,曾专门写了一副对联赠给沙孟海作留念。沙孟海非常珍惜这副对联,装裱好后,保存了60多年,还赠给陈修良。当时陈修良已近90岁,见到对联不胜感慨。 与二弟沙文求及其妻子的书法缘 沙文求烈士是沙孟海的二弟。沙孟海先生一心扶植这位弟弟,供养他上宁波效实中学、上海复旦大学。读这些学校要支付不菲的学费,都是沙孟海从工资中扣出来的。当时沙孟海的书法还不像现在这样值钱。后来沙文求到广州中山大学读书,同时参加地下工作,都是沙孟海寄钱去接济。1928年最后一次寄出的钱被退了回来,沙孟海预感到二弟可能出事了,内心万分痛苦。他于是把沙文求写给他的信、诗文冒险保存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公开出版过。沙文求牺牲时,他的遗孀王弥只有22岁,有一遗腹女沙兼之。沙孟海对二弟媳妇王弥说:“你还年轻,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诚实可靠的人。”但王弥说:“婆母(陈龄)年老伤心,你们兄弟又都出外干事,婆母我来照顾。”沙孟海说:“既如此,你和兼之生活费、教育费都由我来负责。”王弥从此上待婆母,下抚孤女,直到1944年陈龄去世。王弥在沙文求牺牲20周年后,为丈夫筑衣冠墓,要求沙孟海在墓上撰联,沙孟海写了两句:“苍天不可问,去者日以疏。”悲痛至极。 王弥于1989年8月9日去世,当时沙孟海已是89岁高龄。得知弟媳去世的消息,沙孟海执意要参加王弥的告别仪式,并亲自书写了一副对联:“有造于大家庭尽心于党组织”“归骨到黄公岭飞梦到红花岗”。 与三弟沙文汉的书画情 二弟牺牲后,沙孟海与三弟沙文汉关系更加密切。沙文汉读书,经济上全靠大哥接济;沙文汉常常写信牵挂大哥,沙孟海则把沙文汉的诗句写成书法作品留下。18岁的沙文汉在家乡参加农民暴动,失败。当时沙文求已在广州,沙孟海写信给二弟,告诉三弟所写的《大江》诗:“一波未平一波生,要路多从险处争,百折千回流到海,几时曾见大江平”,赞赏三弟“此诗可见其深思远虑的气概,由此可见一斑”。 1928年,鄞奉暴动失败,沙文汉流亡到上海考入同文学院,经济上又靠大哥接济。沙文汉后来到了淮南解放区,日军三次炮击把他住的房子震坍,沙文汉从废墟中将自己小女儿阿贝(沙尚之)一张小照片抢了出来,并在照片边上写下一首词:“一样天真……”,沙孟海后来把弟弟的这首词录了下来。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沙文汉调到杭州任省委委员、省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看到梅花绽放,随手画了一幅梅花,沙孟海将该画收藏,写了题记。这也算是兄弟一段书画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