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结构转方式,催生“绿富美”

——绿色都市农业建设十大行动之调结构篇

农技人员和陈善忠(左二)在查看水果番茄的长势。(何峰 摄)
明朗农场里的生态稻。(何峰 摄)

    本报记者 何 峰

    通讯员  康庄严      

    金秋十月,位于镇海澥浦的家圆农场里依旧生机盎然。农场负责人陈善忠忙着组织人手种植草莓,为下一个丰收季节播下希望的种子。而在另一侧的大棚里,水果番茄已开出嫩黄的花朵,一个多月后,这种明星水果就将上市。

    陈善忠是镇海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他的农场是省农科院的水果管理示范基地。虽然农场规模不大,也就草莓和水果番茄两个品种,但30多亩的土地是名副其实的聚宝盆。“以前种草莓,因为注重质量,价格比别人高一些,亩收入有3万元左右。引进水果番茄后效益更好,亩收入超过6万元。”憨厚的陈善忠对农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很多人问我既然效益这么好,为什么不扩大种植面积?我的想法是‘小而精’,走品质之路、特色之路、效益之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家圆农场的发展,正是我市发展绿色都市农业的缩影。

    农当各业之首,涉农甘苦自知。效益低、竞争力弱,同时面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和挑战,这是农业绕不开的问题。打造“优质高效、特色精品、绿色生态、美丽田园、产业融合、健康养生”的绿色都市农业强市,是宁波立足市情开出的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子”。

    发展绿色都市农业的核心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把产业调优、调强、调绿。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水稻、瓜菜等优势种植产业,加大特色优质瓜果蔬菜品种推广力度,打响以市民消费需求升级为导向的“结构优化”攻坚战。

    调结构离不开政府的引导。6年前,镇海区农技推广总站的农艺师孙其林从上海引进水果番茄,经过3年的摸索,找到了比较成熟的种植方法。他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吸引农户加入进来,水果番茄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去年开始,镇海的水果番茄种植面积形成规模。今年,我们策划了镇海春光漫游季暨镇蜜水果番茄节,通过活动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同时注册了‘镇蜜’品牌,统一了包装,水果番茄最高卖到120元一公斤,同时走出了宁波,销售到长三角其他城市,成为网红水果。”镇海区农业局副局长肖辉说,通过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一条打通引品种、提品质、打品牌三个关键环节的优质农产品之路,正在镇海变为现实。

    发展绿色都市农业,既为宁波农业永续发展带来持久的牵引力,也为破解发展瓶颈打开了“艳阳天”。近年来,我市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种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经济作物,初步形成了镇海的水果番茄、草莓,奉化的草莓、水蜜桃,宁海、象山、慈溪的甜瓜,余姚、慈溪的榨菜、雪菜,奉化、象山的工厂化食用菌,海曙的浙贝母等区域特色鲜明、在全省有知名度的优势特色产业。

    笔者在宁海长街哈密瓜种植基地看到,一个个大棚整齐地矗立在道路两旁,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大棚里的哈密瓜苗长势良好,一个月后,甘甜爽脆的地产哈密瓜将走向千家万户。宁波富甬哈密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子标介绍,这一带已经形成1.8万余亩的哈密瓜种植面积。通过成熟技术的推广,这里的哈密瓜甜度高、口感好、外形美观,一点不逊于新疆出产的。目前哈密瓜和水稻实现了轮作,成为当地1000多户农户的致富瓜。“引进哈密瓜后,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水果,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苏子标说。

    在调结构中,转变创新生产模式成为重中之重。我市以新型农作制度60例应用为基础,加快推广以“水稻+”为重点的粮经结合、水早轮作等模式,实现“千斤粮万元地”。今年,我市已建立5个省级新型农作制度示范基地,其中象山“稻鱼鳖”和余姚“稻鱼、稻鳖”共生模式列入省级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宁海“西兰花—早稻”轮作模式、象山“茄子—单季晚稻”轮作模式和余姚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示范点列入省级主推技术和新型农作制度示范。针对小龙虾巨大的市场需求,鄞州开展了“水稻+小龙虾”模式的探索,60亩的示范基地初步取得成效。

    秋风渐凉暑气消,金黄稻谷笑弯腰。走进象山西周的明朗农场,600多亩晚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开始变黄,丰收在望。其中一大片稻田的外围挖了水渠,这里是面积120亩的稻鱼、稻鳖、稻蟹、稻鸭共生基地。“这一片稻田不施肥、不用农药,鱼鳖和鸭子进出自由。虽然水稻的亩产量有所降低,但生态米的品质是‘大路货’不能比的,去年农场的生态米被评为‘浙江好稻米’奖,优质自然优价。”农场负责人肖明朗介绍,他注册了稻鱼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销售120亩共生基地产出的生态米,每公斤16元,鱼鳖和鸭子也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从而实现了效益翻番。“田里野生的黄鳝、河虾明显多了,说明生态也在变好。”肖明朗深有感触地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