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梦“第一方队”

    记者 俞永均

    〚事件〛

    国务院批复宁波实行计划单列(1987年2月)

    原市外经贸委主任戴龙岳珍藏着一张宁波市首次独立组团参加第62届广交会的旧照。“计划单列是改革开放后,又一起奠定宁波外贸飞速发展基石的重大事件。从此,我市可以单独组团参加广交会,与外商面对面洽谈生意。”每当翻看这张旧照,戴龙岳的思绪就会回到31年前的那个秋天。

    “为了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作用,国务院决定对宁波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发出国函〔1987〕37号,批复宁波实行计划单列。

    计划单列给了宁波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给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装上了“加速器”,让宁波在全国近300个地级市中脱颖而出,一举从东南沿海并不耀眼的商埠小城,走向国内地位高、综合实力强的城市“第一方队”,并加速向“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目标迈进。

    跻身计划单列俱乐部

    1984年进一步对外开放以后,宁波一下子成了国内外的投资热点,两年就完成城市建设工程额近1亿元,相当于此前32年的总和。但在投资“饥渴”的同时,宁波感觉到了自己的“先天不足”。“宁波的困难,我感受最深的是基础设施条件太差,比如市内的道路不仅数量少,而且毁坏严重,当时流传一句话:‘汽车跳,宁波到’。”宁波市委原书记葛洪升回忆说。

    要补上这块短板,机动财力不足是个大问题。在当时的体制下,宁波的财政收入中72.5%上缴中央和省,除经常性开支外,全年可用机动财力仅2600万元。而已经实行计划单列的大连,留用资金是宁波的4.2倍。

    再比如,开放之初,宁波虽然可以和外商谈项目、签合同,但是外资项目真正要落户就必须到中央和省里去批。外贸也一样,宁波还没有自营进出口权,只能替杭州、上海一些进出口公司收购宁波产品。

    宁波想到了争取与大连、青岛一样实行计划单列。然而,以当时宁波的地位和经济实力,想跻身计划单列市的行列,享受国家的“特殊待遇”,难度可想而知。

    在这个关键时刻,以卢绪章、包玉刚、陈先、王仲毅等为代表的“宁波帮”人士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一位提出宁波计划单列的是卢绪章。1985年10月,他在国务院召开的加快宁波经济发展现场办公会上首次建议宁波计划单列。

    半年后,包玉刚在接受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证书时,向国务院领导提了宁波想计划单列的事,后来又向中央领导提及此事。

    1986年9月,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陈先与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商量,希望浙江省就宁波计划单列之事打报告给国务院。

    1987年初,当南京申请计划单列被国务院有关部委否定时,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仲毅专门给国务院领导写信,说明了宁波申请计划单列的前后经过。三天后,国务院领导批示:“(宁波)属非省会沿海重要城市,可按大连、青岛待遇,予以单列。”

    1987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对宁波市实行计划单列;6月,浙江省政府同意宁波市开始实施计划单列;下半年起,我市金融、外资、外经权限实施单列,1988年起全面实施单列。至此,宁波成为继重庆、武汉、沈阳、大连、青岛等城市后,全国第九个计划单列市。

    释放发展澎湃动力

    计划单列后,宁波拥有了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能在计划、规划、外贸、工业、农业等方面更加自主地制定整体规划和发展战略。同时,宁波可以直接参加中央的重要会议,经济方面的事可以直接与中央部门对口,这大大提高了重大项目、外汇审批等效率,有力地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制度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计划单列这一特殊体制和政策优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农贵新说。

    先来看外贸:1987年秋季举行的第62届广交会上,第一次自行组团的宁波交易团展出了1000多种宁波商品,当场签下300多份订单,成交额3000多万美元。来自市商务委的数据显示,在宁波计划单列的第一个十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92.34亿美元,其中出口129.84亿美元。出口企业赚取的外汇,为宁波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生产设备提供了保障。

    计划单列后,宁波引进了数百亿元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北仑港二期、北仑电厂、宝甬特钢、埃索中化、协和石化、杭甬高速等一批大项目开建。城市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显著改善,为我市大规模引进各类资本打下了基础。美国陶氏化学、日本伊藤忠、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宁波,到2017年底,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

    一个个优质项目的引进,为宁波赶超国内先进城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加之财政收入留成比例的大幅提高,“宁波号”经济列车高速运行有了充足的财力保障。财政和国税部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1200亿元,国税收入超过160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二期和三期、宁波轨道交通等总投资上百亿甚至千亿元的超大型项目陆续开工或建成。

    从“第一方队”到“双城记”

    最近15年,我国计划单列市数量出现逐步减少的趋势。1993年7月,中央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四年后,重庆升格为直辖市。至此,全国计划单列市由14个减少到5个,并维持至今。

    “改革开放40年来,计划单列一度成为宁波经济腾飞的最重要引擎之一,奠定了宁波在全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同等规模城市中的领先地位。”一位长期研究宁波发展的权威专家表示。

    今天的宁波,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横向比较,无论是衡量城市经济规模的GDP、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指标,还是体现发展质量的税收收入、居民收入、储蓄存款等指标,宁波均排名居前。

    新起点决定新方位。2015年底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了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

    针对计划单列市与省会城市的关系问题,基于全国发展大局和浙江历史方位的研判,宁波有了新的行动坐标——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宁波与杭州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

    秉承“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宁波已锚定前进方向:争取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成为浙江“一体两翼”发展布局中的坚强一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銆掗柛鏂跨Т閳规垿顢欓崫鍕ㄥ亾濡ゅ懎绠扮憸鏂跨暦閻旂⒈鏁嬮柛娑卞幗閺嗭拷 |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樺 |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銊ュ毈闁搞倖顨婇幃妤呮晲鎼存繄鏁栭梺鑽ゅ櫐閹凤拷 | 闂備浇宕垫慨宕囩矆娴e浜归柣鎰仛鐎氬鏌i弮鍫熶氦缂佽鲸妫冮弻鈥愁吋鎼粹€崇闂侀€炲苯澧鹃柟鍑ゆ嫹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銆掗柛鏂跨Т閳规垿顢欓崫鍕ㄥ亾濠靛棭娼栭柛褎顨呴獮銏′繆閵堝嫯鍏屾い锔垮嵆濮婃椽鎮℃惔陇鍩炴繝闈涘€瑰鑽ゅ垝椤撱垺鍋勯柛蹇氬亹閸斿爼姊虹憴鍕姢缁剧虎鍘艰灋闁告洦鍨遍悡鐔兼煃閸濆嫬鈧悂鎮橀埡鍌滅濠靛倿鏅查幉鐐殽閻愭煡鍙勭€殿喗鎸抽弫宥夊礋椤掑鍍甸梻鍌欑劍濡炲灝顭块埀顒傜磼閹绘帩鐓奸柟顖欑劍缁傛帞鈧綆鍋呭▍鏍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87654321闂傚倷绶氬ḿ褍螞瀹€鍕;闁跨噦鎷�闂備浇顕ч柊锝夊焵椤掍胶顬奸柛蹇撶灱缁辨挸顓奸崪浣光枅闂佺粯渚楅崳锝呯暦瑜版帩鏁婇柦妯侯槹濞堬拷(13819807679)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倶閸儱纾婚柟鍓х帛閻撴盯鏌涢顐簻闁诲骏绻濋弻鈩冪瑹閸パ勭彎濡ょ姷鍋為崝鏍箔閻斿摜绡€闁告洦鍘惧畷锟� 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偋濡ゅ懎桅闁绘劕鎼憴锔姐亜閹板墎鐣辨俊顐o耿閹嘲鈻庤箛鎿冧紝闂佸憡鏌¢崑鎾绘⒒閸屾艾鈧悂宕锔藉€舵繝闈涚墢缁犳梹淇婇妶鍌氫壕閻炴碍鐟╅弻锟犲礃閿濆懍澹曞┑鐘殿暯婵秹宕惰閻濇ê顪冮妶鍡欏缂佸甯炵划濠氬箳濡や讲鎷婚梺鍛婃处閸撴瑦鎱ㄩ崶顒佺厱婵炲棙鍔栫粈瀣偓瑙勬穿缂嶄線寮幘缁樻櫢闁跨噦鎷�
婵犵數鍋為崹鍫曞箹閳哄懎鍌ㄩ柣鎾崇瘍閻熸嫈鏃堝礃閿濆懍澹曢梻渚囧亝缁嬫捇宕濆澶嬪€堕煫鍥ㄦ⒒缁犳ḿ绱掓潏銊︻棃妤犵偛顑呴埢搴d沪閹存帒顥氶梻渚€鈧偛鑻晶鎾煙椤斻劌娲ら柋鍥煟閺傛寧鎲哥紒澶樺墴濮婃椽宕烽褎姣岄梺绋款儐閹瑰洭寮婚敓鐘查唶妞ゆ帊绀侀锟�

宁波日报